刘桂芝是紧张的。
此时的苏锦神态,举止和平常并不相同,她就那么静静地站着,仿佛跟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。
苏锦是在三年半前下乡来到大柳树村的。
当时下乡过来的知青人数不少,村里大队又实在安排不开,所以有一些知青就被安顿在村民的家里。
而苏锦当时就被安排住进了她家。
苏锦也是那批下乡的知青里,长相最俊俏的。
一米六五左右的身高,瘦而不柴,皮肤更是白嫩的像是剥了壳的鸡蛋。
最重要的,她还受过很好的教育,浑身上下都透着不俗的气质。
她来到大柳树村,立刻就吸引了所有男人的目光。
毫不夸张的说,刘桂芝就算是到了现在,看着苏锦依然会觉得高不可攀,做梦都会笑醒的程度。
这样的女孩子,如果不是三年前发生了一场意外,失去了记忆,是怎么都不会嫁给村里人的。
而刚好周和民阴错阳差之下救了她的命,她架不住他们夫妻的不停游说,也是为了报恩,所以才会答应。
可是现在丈夫周和民死了,如果她真的恢复了记忆,又赶上了知青们都在陆续的找机会,找路子回城,这让刘桂芝怎么能不心惊胆战。
苏锦面对她快要窒息的注视,终于摇摇头。
“没有。”
刘桂芝差点儿就哭了。
真是谢天谢地!
“想不起来也不急,妈早就把你当做是亲闺女了。抽空你就给振兴写封信,催他快点儿回来看看。”
儿子也是个“不争气”的,他们结婚三年了,但苏锦的肚子始终都没个动静。
还是得有个孩子,不然她这心里总是不安生的。
不过仔细想想,其实也不能全怪儿子。
部队上的工作那么忙,过去三年儿子一共也才回来四次,聚少离多。
苏锦嘴上应了一声,然后就去上工了。
现在正是天寒地冻,她们这波女知青被安排拌麦种。
顾名思义就是把等量的麦种,放进一个两端带有把柄的大铁桶里,然后加入药粉,摇动把柄,让麦种都均匀的沾染上农药。
这活儿,听起来不算累。
可是在大冬天的摇动铁把手,冻人不说。再加上农药刺鼻的气息,真的没有几个人能够坚持得下来。
而苏锦已经在这里做了大半个月。
“苏锦,崔苗出事了,你知道吗?”
说话的是跟苏锦同组的王红英,她也是知青之一,只不过比苏锦的年纪要大许多。
“不知道。”
苏锦极少去主动打听谁的事情。
崔苗虽然也跟她们一样,但在她的记忆里却是个精明的。
自从来到大柳树村之后,崔苗上的工永远都是所有知青里最轻松的。
“你这几天都在忙你公爹的丧事,不知道也正常。她死了。”
她死了,本该是最沉重的三个字,可是从王红英嘴里说出来却轻飘飘的,好像根本就不算什么。
苏锦很明显的怔了一下,脑子里自从浮现出,崔苗那张年轻又张扬的脸蛋儿。
“怎么死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