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子: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!
开宝九年(公元976年)的秋风,裹挟着塞外的寒意,卷过汴梁城巍峨的宫阙。龙椅上,赵匡胤的目光越过殿前匍匐的群臣,穿透雕花的窗棂,死死钉在舆图北方那片被朱砂勾勒的疆域——太原!这座矗立在汾水之滨的雄城,如同卡在帝国咽喉的骨鲠,是后汉余孽刘继元负隅顽抗的巢穴,更是契丹铁骑南下中原的跳板!金陵的降幡、成都的玉碗、广州的象阵……南国的硝烟已然散尽,但北疆的烽火却从未熄灭。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?赵匡胤抚摸着腰间冰冷的玉斧,指尖划过太行山嶙峋的轮廓,一股沉寂数年的战意,如同压抑的火山,在胸腔中轰然爆发!三征太原!剑指幽云!这柄开国之剑,必须饮尽北汉最后一滴血,方能在契丹的阴影下,为大宋劈开真正的太平!一场倾注帝国气运的终极北伐,在雁门关外的风沙中,拉开了惊心动魄的序幕。
崇元殿内,空气凝重如铁。枢密使呈上的边报,字字如刀:北汉主刘继元,勾结契丹,屡犯边境,劫掠州县,更公然辱骂赵宋为“篡逆伪朝”!
“刘继元!跳梁小丑!安敢如此!” 赵匡胤一掌拍在龙案上,震得笔架哗啦作响!他霍然起身,玄色龙袍无风自动,眼中燃烧着冰冷的怒火,“朕扫平群雄,一统南国!岂容此獠盘踞太原,为祸北疆!更岂容契丹胡虏,觊觎中原!”
“陛下!” 老成持重的宰相薛居正出列劝阻,声音带着忧虑,“北汉虽小,然太原城坚,历经数百年战火淬炼,易守难攻!兼有契丹为虎作伥,强攻恐非易事!且连年征战,国库虽丰,亦需休养生息,将士疲惫……”
“薛相此言差矣!” 大将潘美踏前一步,声如洪钟,打断了薛居正的话,“刘继元外强中干,全仗契丹狐假虎威!我大宋兵精粮足,禁军将士磨刀霍霍,求战心切!陛下若亲征,挟扫平南国之天威,必能克复太原,震慑契丹!一雪前耻!”(暗指之前两次未能攻克太原的遗憾)
“潘将军所言极是!” 曹彬、党进等将领群情激愤,纷纷出列,“请陛下下旨!北伐太原!荡平北汉!扬我大宋国威于北疆!”
赵匡胤目光如炬,缓缓扫过群臣。薛居正的担忧是实情,但潘美等将领的请战之声,更契合他胸中那团燃烧了数年的火焰!太原不克,幽云不复,大宋的北疆永无宁日!他最终将目光定格在舆图上太原的位置,斩钉截铁,不容置疑:
“朕意已决!御驾亲征!踏平太原!以儆效尤!此战,必破此城,雪我大宋前耻!”
“万岁!万岁!万岁!” 殿内山呼海啸,战意沸腾!
倾国之力:锻造开国之剑的锋芒
这一次,赵匡胤不再有丝毫保留。他要毕其功于一役!大宋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,在皇帝的意志下,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,开始全速运转。
•倾国之兵: 枢密院签发的调兵符信飞向四方。二十万大军(号称)迅速集结,汇聚了禁军最精锐之师——殿前司捧日、天武,侍卫亲军司龙卫、神卫等上四军精锐尽出。旌旗蔽日,甲胄生辉,刀枪如林,战马嘶鸣。以潘美为行营都部署,总领前军先锋,这位开国名将眼神锐利如鹰,誓要一雪前耻;曹彬为都监,总领后军辎重,这位以稳健著称的帅才将保障帝国血脉的畅通;田钦祚为石岭关都部署,这位悍将肩负着扼守北面咽喉、严防契丹援军的重任,赵匡胤亲授密旨:“死战不退!失关者斩!”
•利器攻坚: 工部衙门灯火通明,匠作监的能工巧匠日夜不休。汴梁城外,巨大的工坊区尘土飞扬,号子声震天。数百架狰狞的“旋风砲”正在日夜赶工!这是赵匡胤亲自下令改良的攻城巨兽:砲臂更长,配重箱更巨,绞盘结构更省力。巨大的木料被刨削成型,铁件在炉火中烧红锻打。工匠们反复调试配重,计算射程,力求每一块抛出的巨石都能砸碎太原的城垣。空气中弥漫着桐油、木屑和铁锈的味道,那是战争的气息。
•粮道命脉: 户部、三司使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,国库的铜钱、绢帛如同流水般支出。数十万民夫被征发,如同庞大的工蚁群。从汴河到黄河,再到汾水,水路上千帆竞发,满载粮秣军械的漕船首尾相连;陆路上车马辚辚,蜿蜒如长龙。沿途州县设立转运仓,官吏严阵以待,确保这条帝国血脉的畅通无阻。这是一场关乎国运的后勤大考。
•严防死守: 赵匡胤深知契丹绝不会坐视太原陷落。他亲笔给田钦祚写下敕令:“石岭关乃太原北面门户,契丹援军必经之路!尔当深沟高垒,坚壁清野!纵有千军万马叩关,亦须寸步不让!若失关隘,提头来见!” 字里行间,杀气凛然。
开宝九年八月,秋风渐起。汴梁城外,点将台高耸。赵匡胤身披金甲,腰悬玉斧,立于台前。十万禁军精锐列阵如林,旌旗猎猎,甲胄在秋阳下反射着刺目的寒光,肃杀之气直冲云霄。皇帝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,声音如同洪钟,响彻校场:
“将士们!北汉刘继元,负隅顽抗,勾结契丹,辱我大宋!太原不破,北疆不宁!幽云不复,朕心难安!今日,朕亲率尔等,踏平太原!扬我国威!此战,必胜!”
“必胜!必胜!必胜!”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!
龙舟启航,千帆竞渡。庞大的军团如同一条钢铁洪流,浩浩荡荡,北渡黄河,直扑太原!大宋开国之剑,带着无匹的锋芒与帝国的意志,誓要斩断北汉最后的命脉!
宋军挟扫平南国之威,士气如虹!一路势如破竹,连克北汉外围州县。北汉军望风披靡,根本无法阻挡这支倾注了帝国意志的铁军。九月,兵锋再次直抵太原城下!
太原(古称晋阳),这座历经数百年战火淬炼的雄城,依旧巍峨耸立。城高池深,墙厚数丈,青灰色的砖石在秋阳下泛着冷硬的光泽,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。城头,“汉”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。北汉主刘继元站在城楼,望着城外无边无际的宋军营寨——连绵的帐篷如同白色海洋,森然林立的“旋风砲”如同择人而噬的巨兽獠牙,盔甲鲜明的宋军士兵列阵如墙,杀气腾腾。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,他面色惨白如纸,嘴唇哆嗦着。他知道,这一次,宋军是来拼命的!是来终结一切的!
“架砲!” 赵匡胤亲临阵前,立于高台之上,挥动手中玉斧,沉声下令!声音不大,却带着千钧之力,清晰地传遍前阵!
“呜——呜——呜——!” 低沉的号角声划破长空。
“轰!轰!轰!轰!”
数百架“旋风砲”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!力士们赤膊上阵,喊着雄浑的号子,肌肉虬结,奋力转动沉重的绞盘!巨大的配重箱轰然落下!粗壮的砲臂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,将比以往沉重数倍的巨石抛向高空!那景象,如同无数颗燃烧的陨星从天而降,带着毁灭一切的威势,狠狠砸向太原城垣!
“砰!咔嚓!轰隆——哗啦啦!”
巨石砸落!坚固的城墙在持续不断的猛烈轰击下,发出了痛苦的呻吟!砖石崩裂,烟尘冲天而起!城垛如同纸糊般被瞬间削平!守军惊恐的呼喊被淹没在震天的轰鸣中。一处,两处……多处墙体在持续的、精准的集中轰击下,终于不堪重负,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和漫天烟尘,轰然坍塌!近十丈宽的狰狞缺口,如同巨兽张开的血盆大口,暴露在宋军面前!碎石断木滚落,烟尘弥漫!
“缺口!大缺口!” 城下指挥作战的潘美,眼中瞬间爆发出狼一般的精光!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刀,刀锋直指豁口,声音嘶哑却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:“破城在此一举!静塞军!随我冲!杀进去!第一个登城者,赏千金!封侯爵!”
“杀!杀!杀!!!”
精锐的“静塞军”将士,如同压抑已久的洪流,爆发出震天的怒吼!在潘美身先士卒的带领下,如同离弦之箭,顶着城头更加疯狂的箭雨和滚石,悍不畏死地冲向那巨大的、尘烟弥漫的豁口!刀盾手迅速组成密不透风的“龟甲阵”,巨盾相连,长矛如林,如同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,硬生生在箭矢滚石中开辟道路!长枪兵紧随其后,锋利的枪尖闪烁着寒光。更多的士兵扛着云梯,如同蚁群般涌向城墙其他地段,试图分散守军兵力!
城头守将刘继业(杨业)须发戟张,目眦欲裂!他亲自率领最后的预备队,如同磐石般堵在那最大的豁口处。“弟兄们!身后就是太原!就是家小!死战不退!” 他怒吼着,手中大刀挥舞如风,刀光匹练般闪过,冲在最前的几名宋军士兵应声倒地,血溅当场!他麾下的北汉士兵,眼神中那最后一点坚守的光芒,在城墙轰然倒塌的巨响和宋军震天的喊杀声中,虽然充满恐惧,却也迸发出决死的悲壮,嘶吼着迎了上去!
豁口处,瞬间变成了血肉磨坊!刀光剑影,血肉横飞!惨叫声、怒吼声、兵刃撞击声交织在一起!宋军凭借精良的装备和严整的阵型步步紧逼,北汉军则依靠地利和决死的意志寸土不让!潘美如同战神附体,刀下无一合之将,浑身浴血,却始终冲在最前沿!刘继业同样勇不可当,大刀翻飞,死死扼守着关键位置。两位当世名将,在这狭窄的死亡之地,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!
就在这攻城战陷入惨烈胶着之际!
“报——!天大的捷报!石岭关田钦祚将军又败契丹援军!阵斩其先锋悍将!辽军已溃退三十里,不敢复窥!” 一骑快马携着风雷疾驰而至,马上军校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,高举着染血的捷报文书!
“好!!” 高台之上,赵匡胤闻报,猛地一拍栏杆,眼中精光爆射!他霍然起身,金甲在夕阳下熠熠生辉!“天佑大宋!太原城破,就在今日!” 他极目远眺,越过硝烟弥漫、喊杀震天的太原城阙,仿佛已经看到了幽燕故地的烽燧,看到了燕云十六州在他的旌旗指顾间重归版图!一股睥睨天下的气概充盈胸臆,让他几乎要放声长啸。他下意识地抚摸着腰间的玉斧,那冰冷的触感此刻却如同燃烧的炭火,映照着他眼中炽热的火焰——“幽云……朕……必复之!”
章尾:胜利在望,暗流涌动
太原城下,宋军的攻势如同惊涛骇浪,一波猛似一波。潘美的静塞军如同楔子,死死钉在缺口深处,后续部队源源不断涌入。城头守军在刘继业的死命督战下,虽节节败退,却仍在做困兽之斗。每一寸城墙,每一条街巷,都变成了吞噬生命的修罗场。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空,也染红了城墙上的血迹。
然而,就在这胜利的号角似乎即将吹响、帝国边疆即将被彻底钉死的关键时刻……
高台之上,正意气风发、北望幽云的赵匡胤,身体毫无征兆地微微一晃!一股难以言喻的眩晕感猛地袭来,眼前金星乱冒。他下意识地伸手扶住冰冷的栏杆,一股深沉的疲惫和隐痛,如同蛰伏已久的毒蛇,骤然从四肢百骸窜起,直冲心口!那感觉来得如此猛烈,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。
“陛下?” 近侍太监王继恩一直侍立在不远处,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的异样,小心翼翼地低声询问。
赵匡胤深吸一口气,强压下那股不适,目光依旧死死盯着前方的战场,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无妨。” 但一丝难以察觉的阴影,已悄然掠过他坚毅的眉宇。太原城下的厮杀声、将士们的呐喊声,仿佛隔了一层薄纱,变得有些遥远。
夜幕,正悄然降临。军营中燃起了点点篝火,映照着士兵们疲惫而充满希望的脸庞。没有人知道,一场比太原城墙更加坚固、比契丹铁骑更加致命的风暴,正悄然逼近帝国的核心。那柄指向幽云的开国之剑,其锋芒之下,暗流已然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