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优读书
一个好看的小说推荐网站

第2章

赵曙光之所以如此着急赶海,主要是因为穷。

之前跟着别家的船出海打鱼确实赚了点辛苦钱,可全都给刘秀芬花了。

以至于现在打算给林梦茹还有牛老买点海参鲍鱼之类的海货,让两人补补身子的钱都没有。

这两天天气预报说的都是暴雨天,虽然说风浪越大鱼越贵,可樟子岛上的渔民,却深知暴雨天的危险,没人会冒着风雨出海。

赵曙光能赚钱的法子,自然就只剩下了赶海。

当赵曙光跟贾晨辉两人,提着铁桶赶到适合赶海的滩涂的时候,早就乌泱泱的满是来赶海的人。

原本忙碌的众人,看到突然来赶海的二人组时,全都齐刷刷的停下,难以置信的望向二人。

“我没看错吧?那是赵家大儿子跟老贾家的老二吧?他们来赶海了!”

率先发现两人的三个妇女,开始窃窃私语起来。

只不过因为见到赵曙光二人竟然来赶海太过惊讶,说话的人没有控制住自己的音量,引得周围一片哄笑。

“这俩败家子也知道干活了?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?”

“看他那俩样就不像是来赶海的,八成是看着哪家的大姑娘小媳妇儿来赶海了,他们来看人的!”

听到周围传来的冷言冷语,赵曙光却感觉不到丝毫羞愧。

自己以前的确是混蛋,名声好了那才不正常。

他前世可是亲身经历过,自从发家后,村里人可全都说的是打小就看他有出息,不出海不赶海那是看不上这点小钱。

因此,赵曙光向来不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等到发家了,自然有人替他说好话。

赵曙光笑嘻嘻的跟弯腰埋头挖沙子的人打着招呼,姐姐妹妹,嫂子弟妹的喊个不停。

至于大娘婶子的,人家太忙,赵曙光不好意思打扰人家。

只不过,赵曙光打招呼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儿的,根本没有心思搭理他。

她们有家有业,拖家带口的,哪像赵曙光他们这种无赖一样游手好闲?

跟赵曙光的没脸没皮不同,一旁的贾晨辉,踏入滩涂,被别人看到的时候,就已经羞愧的低下了脑袋,看都不敢看别人一眼。

他太要面子了,活该自己难受。

不过,此时的贾晨辉看着一脸欠揍笑容的赵曙光,倒是确定了一件事,这还是他那个没脸没皮的光哥!

可贾晨辉却误会了赵曙光。

别看他一直跟别人嘻嘻哈哈的,可他的目光,却一直游离在那些人淘到的海货上。

獐子岛周围的海域物产丰饶,除了刀鱼大虾等普通的海产品外,更是盛产刺参、皱纹盘鲍、虾夷扇贝、海螺、海胆、紫石房蛤及寄居蟹等名贵海珍品。

昨天晚上一场狂风暴雨,将原本生存在海中的海货冲到了沙滩上。

先前来的那些妇女,除了挖到了常见的蛤蜊、海蛎子外,甚至有几个人的桶里还有刺参鲍鱼这样的珍贵海货!

眼瞅着一个个桶里满满当当的海货,赵曙光不眼红是假的。

先不说卖钱不卖钱的,挖一桶海货回家吊个汤下点面自己吃也是好的。

更何况,如果运气好点,弄到一只大青蟹,几根海参,或者几头鲍鱼,那可都是钱啊!

决不能让别人抢了先。

他急切的在滩涂上梭巡一圈,最后伸手指向更远处,潮水时不时还在上涌的沙滩,那附近还有大片的礁石。

蛤蜊生活在沙子下面,而海瓜子跟海蛎子一般附着在礁石之上。

“走,咱们去那些没人的地方!”

贾晨辉立即点点头,他早就想逃离人群,听到赵曙光的话,顿时如蒙大赦,大步流星的朝着远处尚有潮水的滩涂而去。

可其他那些听到赵曙光话的人,却纷纷讥讽笑着摇了摇头。

哪儿有人去潮水还没有完全退去的地方赶海的?

这不是胡闹吗!

赵曙光却不在乎旁人的看法,往前走的同时,也在观察着沙滩。

赶海最常见的蛤蜊生活在沙子下面,它们也需要呼吸,因此会形成一个个的小孔。

瞄准小孔,轻轻一挑,一个蛤蜊就被赵曙光挖出来,根本用不上铁铲。

走到礁石附近的时候,赵曙光提着的水桶里已经多出来十多个蛤蜊,倒是够塞牙缝了。

只不过时不时的蹲下又站起,让没有怎么干过活的赵曙光腰酸背痛。

他干脆放弃挖蛤蜊的想法,直奔礁石上,挖起了海蛎子。

海蛎子学名叫牡蛎,别看密密麻麻的长在礁石上,可这东西却是浮游生物。

每当海蛎子到了繁殖的季节,就会像青蛙一样将体内的小蝌蚪排到海中。

经过一段浮游生活后,它们就会附着在礁石上,随着越聚越多,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层壳一样的稚贝。

将稚贝打开,就是海蛎子。

有些船停靠时间长了后,也会在船底形成一层稚贝,需要船员时不时的清理,减轻船只重量的同时,也算是给自己加餐了。

赶海的人,一般都是将海蛎子肉挖走,壳留在礁石上。

赵曙光选择的这片礁石距离海岸还是太近了,人们来的太频繁,礁石上只剩下大片大片被挖走肉的海蛎子壳。

至于海瓜子,大点的也只有小拇指指甲盖大小,都不值当赵曙光下手的。

这靠着赶海,啥时候能发财啊!

赵曙光十分无奈,赶海累不说,还看不到赚钱的希望。

还不如踏娘的再躺平几年,走自己上辈子发家致富的老路呢!

但想到要昨天晚上让林梦茹吃饱饭的承诺,赵曙光又耐着性子,提起斗志。

正好潮水又退下去几分,他便朝着远处的礁石走去。

可没走两步,赵曙光忽然注意到一个浅坑中,竟然密密麻麻的有十来个鲍鱼。

这什么运气!

赵曙光顿时喜上眉梢,赶忙蹲下身子,将鲍鱼全都捡到水桶中。

这些鲍鱼的个头都不算小,两三个大的,够得上三头,七八个小的,也有五头!

鲍鱼的所谓头数,其实就是一斤鲍鱼的个数,比如半斤左右的鲍鱼,被称为二头鲍。

当然,二头鲍一般不会被冲到沙滩上,只能靠人潜海捞。

赵曙光能捡到这么多三头鲍跟五头鲍,那运气只能用爆棚来形容!

如果拿去码头,三头鲍能卖到三四块一个,五头鲍也有两块左右。

单单是这点鲍鱼,赵曙光就能换小三十块钱。

别看三十块钱听起来不多,可在这个年代,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!

将鲍鱼捡起来后,赵曙光手中的铁桶不过才装了一半儿,而他赶海的兴致也被挑起来。

随着潮水退去,裸露在外的礁石也越来越多,大片大片个头大的海瓜子,没被挖开的稚贝,以及小辣螺也暴露在赵曙光的视野中。

赵曙光埋头苦干,用海蛎子海瓜子小辣螺,将水桶剩下的部分填满后,这才站起身。

垂着酸痛的腰,赵曙光这才发现,自己不知不觉间,已经走出了两里多。

潮水也开始涨起来,刚刚捡到鲍鱼的浅水坑,也已经被海水彻底覆盖,赵曙光也快步朝着贾晨辉的方向走去。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