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边。
祁同伟停好车,快步来到了政法委大楼。
他径直走向了老师高育良的办公室。
笃笃笃。
“请进。”
高育良坐在办公室里,正在埋头处理文件。
抬头见祁同伟满头是汗,便起身给他倒了杯水。
“走这么着急?看来是有急事啊。”
祁同伟接过水杯,仰脖子一口喝光。
“老师,事情有了新进展!”
高育良点点头,招手让祁同伟坐沙发上:“不急,先坐下,慢慢说。”
师生二人坐在沙发上,简单地开了个碰头会。
“老师,沙书记在收到消息后,便在第一时间带上了所有的干部,去找侯亮平施压了。”
“侯亮平没抗住,硬生生挨了一通训斥和奚落,沙书记当着众人的面,对他不断施压。”
“李达康被接走了?”高育良忍不住问了一句。
“没有。”祁同伟摇了摇头,“李达康没被接走。”
“因为这时候侯亮平搬出了监察部的副主任钟小艾,还有……还有他的老丈人钟老。”
闻言,高育良不由恍然大悟,连连点头:“原来如此。这侯亮平倒是有些好靠山。”
“正因为如此,所以沙书记也没什么好的办法。到现在,达康书记都还在反贪局,被侯亮平给扣着不让放呢!”
祁同伟的表情也变得凝重了起来。
“看他那意思,要是不查出点什么证据来,似乎是不打算放人,也不打算就此罢休。”
“而且……最重要的是,侯亮平的手里,要是当真有什么确凿的证据抓人的话,单就程序上来说,即便是沙书记他也确实是没什么好的办法。”
高育良闻言,紧抿着嘴,眉头紧锁。
“这件事情闹到这步天地,恐怕也当真是只能高高拿起,轻轻放下了。”
雷声大,雨点小。
表面上来看,的确是这样的。
但实际上来说还真不是这样,至少不仅仅只是这样而已。
侯亮平敢当着汉东省一把手的面,强行扣人不放,这无疑是当面在打沙瑞金的脸。
从这一步开始,侯亮平与沙瑞金两人算是彻底闹掰了。
往后,恐怕都会正锋相对,彼此矛盾不断。
高育良不由叹了口气,心中颇为感慨。
“看样子,有时候背景要是太大了,反而还不是一件好事啊!”
侯亮平和沙瑞金,两人都是由钟老亲自拍板,调任到汉东省来的。
原本设想的,两人来上一出将相和,互相写作互相帮衬,能够尽快盘活汉东省的经济,助力其腾飞。
这样一来呢,两人的政绩有了,汉东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
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。
汉东省的官员们,因为知道有钟老在其中运作,自然也是乐见其成的。
但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。
原本应该是皆大欢喜的好事,最终却阴差阳错演变成了这样。
当真是讽刺啊!
一直以来,高育良都在隔岸观火。
这些事情的走向,他是比任何人都要更加清楚的。
也正是因为这样,所以他才会心中感慨良多。
原本,作为自己得意门生的侯亮平,他亲自调任汉东省后,太多的助力高育良不敢说,但至少不会拖累他的后腿。
在关键的时刻,也能够帮上一把。
更何况,还有祁同伟这个学长也在呢!
侯亮平在汉东省的开局,简直可以说是异常平顺,根本就想不到有什么翻车的可能!
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他却用自己的行为,生生向众人诠释了什么叫做大好开局,却一步一步滑向深渊。
“行了,同伟你继续往下说吧。还有什么后续没有?”
高育良问道。
“有的,老师。”
祁同伟稳了稳心神,继续说道。
“就侯亮平抓捕李达康的这件事情,不知道怎么回事,竟然让媒体们给知道了。”
“现在,已经有多家主流媒体曝光了该件事情,虽然大家都没有直说,也没有盖棺定论,都只是说会持续关注,一旦有最新进展,会第一时间进行报告。”
“但是,京州市的百姓们却已经是闹得沸沸扬扬,整个京州市都人心惶惶。尤其是那些企业家,更是人人自危,觉得可能下一个无辜挨刀的,就是他们自个儿了。”
“所以,现在他们都在大量抛售、贱卖原材料、机械设备,乃至名下的地产。”
高育良对此没有半点惊讶,甚至一丢丢的意外都欠奉。
“看样子,民间似乎已经对省府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。”
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。
看得出,汉东省最近的这一系列变故,也让他着实心力憔悴,疲惫不已。
俗话说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。
原本牢靠如铁桶一般的汉东省,却因为区区一个侯亮平,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。
而且就像是滚雪球效应一样,麻烦越来越大、越来越多,到现在为止,竟然都已经像是脱缰了的野马似的,彻底失去了控制!
到现在为止,就算是沙瑞金、李达康等人,有通天彻地的能力,恐怕都难以力挽狂澜了。
想到这儿,高育良的心里也只能是一声长叹。
当初,在那一次省委常委会议上,侯亮平当着众人的面,对自己毫不留情进行批判讽刺的时候,便已经彻底分道扬镳了。
他想要走的道路,是凭借妻子、老丈人给他铺就的康庄大道。
习惯了走近路,就肯定不愿意付出辛勤的劳动。
不论是做事,还是想问题,都会不由自主向着捷径出发。
某种程度上来说,侯亮平之所以会有现在这样的结局,也算是他咎由自取了。
祁同伟并不知道恩师此时的内心所想。
他的汇报仍然在继续。
只是,这一回他的表情似乎有几分犹豫:“老师,其实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向您汇报。”
“你说。”高育良掐断了回忆,沉声问道。
祁同伟的表情,说明接下来的事情,应该是最严重的。
果不其然,祁同伟用只有高育良能听到的声音,低声说道。
“就目前的京州市领导干部班子里,恐怕也出现了种事情。
很大的问题。”
这个消息,对于高育良而言,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顿时,高育良瞪大了双眼,脸上写满了难以置怎么会这样?
他的脑海之中只剩下了这么一个念头。
众所周知,京州市的领导班子,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的就地、择优录取方式。
能够进入京州市领导班子的,这些人其实大多数都是彼此知根知底的人。
不会存在说面生的前来空降。
正是因为彼此认识,在工作配合、衔接上都挺自然的,没有出什么岔子。
所以就很难想象啊!
这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,这些干部们究竟是经历了什么,才会在思想上、行动上出现问题呢?
在这个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档口,竟然又爆出了这高育良在震惊过后,心情变得尤为疲惫了。
这一桩紧接着一桩的坏消息,让他心中不由隐约有些难以理解。
究竟是为什么,会演变变成这幅摸样的呢?
高育良不由再度陷入了沉思,祁同伟坐在旁边,没好意思打断恩师的思考。
现场变得格外沉闷。
一如当年,李达康在市委会议上所遭遇的那般。
那时候,李达康还远没有现在这么位高权重,他在京州市的领导干部班子里,顶多也只能算是比较重要的角色而已。
可即便如此,当时他所展现出来的影响力,还是相当惊人的。
所有人都相当看好李达康,觉得他的前途将不可限量…
其实,李达康之所以会变得如此具有魄力,其根本原因,还是他找了一个好老师。
孟淮京。
是的,因为有孟淮京的珠玉在前,让李达康有意或者无意地对他的行为,有了一些模仿。
事实上,在那一段时期,正是李达康在官场上疯狂学习,不断积累,自我完善的关键时间节点。
要是没有孟淮京的出现,李达康大概率也就泯然众人了。
顶多,也就只是稍微有些才干的干部,是能够经受住考验的、人民的好儿子。
但是呢,有了孟淮京这一盏明灯之后,事情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。
李达康彻底变了一个人。
变得连他自己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崭新模样。
但也正因为他跟孟淮京的接触,让他逐渐阳城了独裁、专制的性格。
事实上,独裁、专制的行为,这是一柄双刃剑。
首先,自身要有足够的能力、眼光和魄力,其次在执行的时候必须要果决。
否则独裁、专制就成了笑话。
李达康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之中,逐渐掌握了些许皮毛。
在这样不断精进的过程中,李达康成长很快,领悟力也很强,算得上是成长极为迅速。
但他的这种说一不二的做事风格,也的确是让同僚们产生了些许的反感。
省府部门的行事风格,自然是跟孟淮京所在的企业有所不同的。
企业,那是孟淮京个人所有,本身就具有至高无上的权柄,天然具有说一不二的权力。
但是省府不同,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并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。
彼此之间的工作,更多的也是互相协调、配合,共同努力的结果。
所以,李达康显得过于强势,自然是会引起很多中层干部的不满,觉得他太过于霸道了。
而李达康的霸道,并非只是单一的,而是体现在了工作、生活的方方面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