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过得飞快,不知不觉中,赵明坤和李易中在塑料厂工作了三个多月。三个月里,已经领了三次薪水。虽然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工资,但省吃俭用的赵明坤为了去学技术已经存下了二千元钱。等再发一次工资他就可以去报名学习了,近段时间他的学习热情也越来越高了。在这四个多月里,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,大部分的星期天都在村里的小书店度过。
他如此拼命地学习是因为他不想再呆在生产线上,为了每天几十元钱的工资而奋斗。在他看来,十五年寒窗苦读换来的不应该这样的生活,再苦再累他只想为自己寻找一条光明之路。他知道,如果一直在厂里的最下层当一名普通员工,他不但对不起父母亲为了他上学付出的血汗钱,也会让人家看不起。此时他似乎又听见他的三婶说:“我儿子虽然是初中生,但在外面享受大学生的待遇。”是呀,人家一个没文化的人都能在外面享受好日子,自己却只能在生产线上辛苦工作。
为了让父母不着急,每次打电话回家,都说在外面过得很好。只告诉父母自己在一个塑料厂上班,没有说自己具体做什么。他认为在生产线上的劳动是他生命里的一段灰色记忆,应该永远埋藏在记忆里。如果传回去让村里人知道,一个大学生在生产线上做工人,肯定会被人指指点点,父母也一定会很难过。所以他不想让村里人知道自己在外面的情况,免得父母承受那些无声的嘲笑。
摆在他眼前的唯一出路就是尽快改变处境,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。他坚信自己的能力不比城里那些所谓的“白领”差,只是现在缺少机会。他是文科生,来天海闯荡后才发现,文科知识在企业里施展不开。于是决定改行,俗话说“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”,他发现选择机械行业是没有错的,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所谓天道酬勤,只要肯干、肯学、肯钻,一定能获得满意的回报。强烈的求知渴望和改善生活的愿望叠加在一起,让他不惜牺牲休息的时间去实现梦想。
此时他正躺在床上,双眼盯着房顶上旋转的电风扇,脑子里思绪万千,忧愁夹杂着希望。虽说大学毕业后他一无所有,只身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,几个月来也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分钱。但乡邻们总在热心地关注他在外的情况,经常向他父母亲打听他的近况。父母只好说他在一个塑料厂上班。于是乡邻们都议论纷纷,说他上了大学也是白费,还不如当初直接出去打工。任凭人家怎么说,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,至少大学三年让他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,《微积分》和《高等数学》为他今后的事业提供了理论支持。比如,李易中也是高中生,学习《机械制图》时有很多地方不懂,经常跑过来请教他。而赵明坤不同,肚子里有学问,看过两三遍就全懂了。这就是差距,虽说是同一个层次的社会地位,但文化功底大不一样。每当李易中拿着书本来找他时,内心总会感到满足。有一次,他们研究空间组合体的工程图,李易中自然地说:“你真厉害,确实不愧是大学毕业的。比我强多了。”
正值农历六月初,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天海的太阳毒辣得像火球,烤得地面几乎冒烟。村里村外的大树底下,穿着短衣短裤的老少乡亲乘凉闲聊,姑娘们又开始穿超短裙,向年轻小伙展示诱人的身材。工厂里,排风机呼呼作响。这天,赵明坤正在一台注塑机前仔细观察一个塑料制品,机器里发出轻微的撞击声。李易中绕了过来,站在他面前说:“明天厂里又放假,你有什么打算?”
“这么热的天,还能干什么?在宿舍睡觉呗!”
“睡觉?”李易中惊讶地看着他,“那你不出去找点事做?”
“我们明天去镇上的培训学校看看,找个适合我们的培训班,早点报名早点改行。”
第二天一早,两人骑着辆自行车来到了离他们厂最近的广成培训学校。这家学校很简陋,常年招收附近工厂的工人,只要你报名,随时可以来学习。整个学校只有两个铺面大小,由四位老师和几十台旧电脑与几台破旧机床组成。负责接待他们的程老师立刻迎了上来介绍课程和学费,并发了宣传单和名片。
看完名片,赵明坤说:“程老师,你先带我们去看一下你们的机械加工培训吧!我们俩都想学这方面的东西。”
程老师领着他们进了隔壁的房子,门口两边各摆了一台旧车床,里面还有铣床和磨床。程老师介绍说这里主要培训最常见的机床操作技能,三四个月就可以出师。听了程老师的介绍,李易中对赵明坤悄悄说:“就一个师傅,万一教不好,那咱俩的钱不白花了吗?”这时程老师补充道:“我们的周老师可是在工厂里做了多年的技术员,很多学生学完后都找到了工作。而且学费低,学一种只要一千五百块。”
听完程老师的话,赵明坤翻看了手中的宣传册,发现这里的费用确实便宜。最后他决定报名,因为离他们厂近,平时下班也可以去参加培训。但李易中还是觉得太简单了,担心教学质量。两人离开培训学校,又跑了几家培训机构后,赵明坤还是选择了“广成”。
转眼到了发工资的日子,工厂里热闹非凡,大家终于可以拿到辛苦挣来的钱。拿到钱后的工人们各有消遣方式,有人通宵打牌,有人聚在一起喝酒。而赵明坤却计划着用这笔钱去培训。第二天晚上找到李易中告诉他准备一起报名。但李易中却说想先让他试水,确定老师靠谱后再跟。
两天后,赵明坤带着三千块钱到学校报名,并经过砍价,以两千三百元学两种机床操作,一下子节省了好几百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不管白天还是夜里,只要一有空他就去培训学校练习。经过一个月努力,他发现这个周老师确实有点问题,老是让他练基本功,而不传授复杂技巧。他心里暗自生气,却又不能发作。
一天下午,他又来到了培训室,意外看到一位戴眼镜的同学在做一个难度颇高的零件。这位同学笑着说:“我在这里学了三个月,马上就要去找工作了。”
听到这话,赵明坤忽然明白过来,或许搞好关系才是关键。他决定买条好烟和酒送给周老师。周老师见状,态度大变,开始认真教他更高级的内容。半个月后,通过考核,他还拿到了中级技工证。
拿到证书当天,赵明坤请李易中吃了顿饭,并告诉他打算辞职。李易中震惊不已,没想到这么快。赵明坤表示打算先利用晚班时间找工作,有了手机方便联络。李易中建议买个诺基亚,质量有保证。随后,赵明坤便开始了求职之路,在各大人才市场寻找机会。但因为经验不足屡次碰壁,无奈之下办了个假证,将工作经验虚构为三年多。这次尝试总算收到了一家企业的面试通知。
第二天,他来到盛达机械厂面试,皮经理考察了他的技能。最终,皮经理录取了他和另一位应聘者。赵明坤如愿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技术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