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烈推荐一本重生小说——《重生1968:开透视上山打猎,我枪法如神》!本书由“残剑追风”创作,以李肆民的视角展开了一段令人陶醉的故事。目前小说已更新至第11章,总字数924033字,精彩内容不容错过!主要讲述了:李肆民站在那略显破旧的小院门前,扯着嗓子喊了好一会儿,院子里那扇紧闭的木门终于发出“吱呀”一声轻响,“谁……到底是谁啊?”伴随着这声音,一个头发蓬乱、面容憔悴的中年人缓缓走了出来。“哟,原来是肆民啊,…
《重生1968:开透视上山打猎,我枪法如神》精彩章节试读
李肆民站在那略显破旧的小院门前,扯着嗓子喊了好一会儿,院子里那扇紧闭的木门终于发出“吱呀”一声轻响,
“谁……到底是谁啊?”伴随着这声音,一个头发蓬乱、面容憔悴的中年人缓缓走了出来。
“哟,原来是肆民啊,找你七叔有啥事儿呀?”此人正是李肆民的七叔
赵铁柱的模样看起来十分潦倒,身上的衣服打着好几个补丁,衣角还破了个大口子,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晃荡。
“七叔,我跟您说,我昨天进山可厉害了,掏了几只肥兔子,特意给您送一碗过来尝尝鲜!”李肆民满脸堆笑,双手把那碗兔肉递上前,脸上洋溢着热情。
赵铁柱原本睡眼惺忪,听到“兔肉”两个字,那黯淡的眼神瞬间像被点燃的火苗,亮了起来。
不过,赵铁柱在村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,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,他心里清楚,这兔肉可没那么容易白吃。
“嘿,小子,甭跟你七叔我拐弯抹角的,直说吧,到底有啥事要找我帮忙?”赵铁柱一边说着,一边伸手接过兔肉,眼睛却盯着李肆民,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点什么。
李肆民像是被看穿了心思,微微红了红脸,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,说道:“七叔,是这么回事。
我就想问问,您家还有以前那些破蜂箱不?我最近琢磨着捣鼓点新鲜玩意儿,正缺这东西呢。
”
“你这小子……”赵铁柱伸出一根手指,点了点李肆民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,“行吧,跟我来吧!”说完,赵铁柱也不等李肆民回应,转身就朝院子里走去,那背影在李肆民眼中,竟莫名地透着一股落寞。
当然,这落寞之感也只是李肆民自己的主观感受,若不了解赵铁柱的过往,单从这背影,还真难判断他此刻究竟是得意还是落寞。
赵铁柱虽说排行老七,但这是家族里的大排行。
要是论亲兄弟,到他这一代,就他这么一根独苗,是名副其实的单传。
赵铁柱的老爹,当年在十里八村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,尤其擅长养蜂,大家都尊称他为“赵蜜蜂”。
可命运这东西就是爱捉弄人,有一回赵老爷子外出放蜂,就像断了线的风筝,一去便没了踪影。
但凡养过蜜蜂的人都知道,想要让蜜蜂多产蜜,就不能总让它们窝在一个地方,得追着花期走。
这边南边的花开了,就得往南迁徙;那边北边的花开了,又得奔赴北方。
赵老爷子失踪后,赵铁柱整个人就像丢了魂似的,遭受了巨大的打击,从此染上了酒瘾,每日与烈酒为伴。
家里没了主心骨,原本那几箱蜜蜂,也没了人精心照料,很快就死的死、逃的逃。
曾经在村里还算殷实的赵家,也迅速衰败,变得冷冷清清。
要不是赵铁柱的叔伯兄弟们念着亲情,看他可怜,时常周济他,就赵铁柱这天天醉生梦死的模样,估计早就饿死在街头了。
对于赵铁柱这个酒鬼来说,这世上没有什么能比一顿酒更让他心动。
今天李肆民虽然没带酒来,可这兔肉堪称绝佳的下酒菜,赵铁柱一高兴,大手一挥,直接给了李肆民两个蜂箱。
说实话,李肆民也没占到多大便宜,因为这两个蜂箱实在破旧得不像话。
其中一个蜂箱木板上裂了好大一条缝,看着就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,随时都可能散架崩塌。
赵铁柱看着那两个破蜂箱,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神情,说道:“肆民啊,也就这两个还勉强能凑合着用,其他的蜂箱都烂得不成样子了,你看……”
李肆民见状,却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,说道:“七叔,没事儿,这两个就挺好使的。
您忙您的,我这就回去了!”其实,李肆民心里有自己的盘算,木板裂了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事儿,他看中的是蜂箱里那方筐形的蜂巢结构。
因为他清楚,不能让蜜蜂随随便便在蜂箱里筑巢,否则日后收割蜂蜜的时候,那可就麻烦大了。
李肆民回到家后,立马翻箱倒柜找出各种工具。
他先是拿起锤子和钉子,对着那两个破蜂箱,这儿敲敲,那儿钉钉,把松动的木板重新加固。
接着,他又打来一盆水,仔仔细细地把蜂箱里里外外都清洗了一遍,直到蜂箱被擦得干干净净,才停下手来。
之后,他蹑手蹑脚地走进厨房,从角落里找出老娘平时像宝贝一样藏起来的白糖。
他小心翼翼地舀出一些白糖,放在锅里,加了点水,小火慢慢熬煮,直到白糖化成浓稠的糖浆。
他端着糖浆,回到蜂箱旁,用刷子蘸着糖浆,均匀地涂抹在蜂箱内部,那认真的模样,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。
忙完这些,李肆民又找出一个破旧得不能再用的蚊帐。
他拿起剪刀,“咔嚓咔嚓”几下,把蚊帐剪开,然后在自己那顶旧草帽的周围缝上一圈,做成了一个简易的帷帽。
他试戴了一下,觉得还挺合适,帷帽四周的纱布能很好地保护住他的脸和脖子。
准备好这些七零八碎的小玩意儿后,李肆民扛起两个蜂箱,迈着坚定的步伐,朝着北山的方向走去。
北山脚下,几个村民正弯着腰,在田地里除草。
他们干得热火朝天,额头满是汗珠,顺着脸颊滑落,滴在泥土里。
这时,眼尖的一个村民瞧见了李肆民,看到他那一身奇特的装扮,不禁停下手中的活儿,惊讶地喊道:“肆民,你这是要干啥去啊?穿得这么奇怪,扛着蜂箱,难不成要去养蜂啊?”
李肆民也没打算瞒着大家,大大方方地回应道:“没错,我就是准备到山里抓两窝蜜蜂回来养着!”
“啊?抓蜜蜂?”其他村民听到这话,都纷纷抬起头,一脸惊愕地看着李肆民,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。
“肆民啊,你可知道,蜜蜂可不是那么好养的。
老赵家以前养蜂,最后落得个啥下场,你又不是不清楚!”一个年长些的村民直起腰,语重心长地劝道,脸上满是担忧。
在这个年代,网络和自媒体那都是天方夜谭,很多村民连电视都没见过,更别说了解养蜂的知识了。
对于后世很多人来说,一些养蜂的常识早已是尽人皆知,比如一窝蜜蜂只能有一只蜂王,要是蜂王多了,就得马上分箱,不然蜜蜂就会飞逃。
可在当时,很多人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些道理。
对普通村民而言,很多东西就像一层窗户纸,没人去捅破它,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背后的奥秘。
更何况养蜂这事儿,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。
就算知道一窝蜜蜂只能有一只蜂王又怎样?具体怎么分箱,怎么割蜜,这些关键的技术要点,要是没人教,难道都要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吗?等自己好不容易琢磨清楚了,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。
所以说,养蜂这活儿,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。
当初赵铁柱把两个蜂箱给李肆民,心里根本不认为他能养得好蜜蜂。
在赵铁柱看来,这小子肯定又在玩花样,就跟他以前钓鱼似的,无非是想找个借口逃避干活罢了。
不仅赵铁柱这么想,此刻北山脚下的这几个村民,也都是这么认为的。
李肆民看着村民们那满脸质疑的表情,心里跟明镜似的,知道他们误会自己了。
不过他也不着急,只是在心里想着,等自己真把蜜蜂养得好好的,收获了香甜的蜂蜜,到时候看他们还能说什么。
在那个还没有大规模使用农药的年代,山里的野蜜蜂数量还算不少。
对于别人来说,想要找到野蜜蜂的巢穴,简直难如登天,可这对李肆民而言,却易如反掌。
昨天进山的时候,他就凭借自己独特的能力,仔细观察并记住了几个可能藏有野蜂窝的位置。
没走多久,第一个野蜂窝就出现在了李肆民的眼前。
一处山壁的石缝中有个蜂窝,它距地面不算远,大概两米多一点的样子。
李肆民小心翼翼地靠近,在距离蜂窝十来米远的地方,就开始做准备工作。
他先是把外罩穿上,这外罩是他用厚实的布料做的,能有效阻挡蜜蜂的攻击。
接着,他戴上那顶自制的帷帽,并把帷帽四周的纱布仔细地扎进领口,确保没有一丝缝隙。
最后,他又掏出一副破旧的手套戴上,把双手也保护得严严实实。
一切准备就绪,李肆民扛着蜂箱,一步步走到野蜂窝的下方。
他仰头看着那个建在石缝里的蜂窝,深吸一口气,眼神中透露出坚定。
这石缝比较宽,李肆民估摸着自己的两只手都能轻松伸进去。
他打开蜂箱的盖子,双手戴上手套后,毫不犹豫地朝着蜂巢伸出了手,那模样,就像要去探寻神秘宝藏的冒险者。
好在李肆民拥有透视能力,蜂王藏在蜂巢的哪个位置,他早就看得一清二楚。
他双手伸进石缝,用力掰开蜂巢,动作虽然看似粗暴,却又透着一股精准。
很快,他就把蜂王捧了出来。
蜂王在他手中不停地挣扎,试图逃脱,可李肆民眼疾手快,不等蜂王反应过来,就把它塞进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蝈蝈笼子里。
紧接着,李肆民把蝈蝈笼子轻轻放进蜂箱,然后迅速向后退去,一直退到距离蜂箱十米开外的地方才停下脚步。
此时,那些蜜蜂似乎察觉到了异样,当它们发现蜂王离开了巢穴,很多蜜蜂都嗡嗡地飞了起来,紧紧追随蜂王,飞进了蜂箱。
但也有一部分蜜蜂比较“忠诚”,没有马上追随蜂王,而是径直朝着破坏蜂巢的李肆民飞去,大有要找他算账的架势。
可惜,李肆民早就料到了这一点,他整个人都被防护装备包裹得严严实实,蜜蜂们在空中盘旋了好一会儿,愣是找不到可以攻击的地方。
它们围着李肆民转了几圈,见他一动不动,像是一尊雕塑,最后只能无奈地飞了回去,保护蜂王去了。
李肆民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,等了好长一段时间,他感觉蜜蜂差不多都集合到蜂箱里了,便迅速向前,走到蜂箱旁。
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蝈蝈笼子,把蜂王放了出来。
不等蜂王有任何逃窜的机会,他“咔嚓”一下,迅速把蜂箱盖子盖上。
至此,李肆民捕捉野蜜蜂的第一步行动,算是初步成功了。
不过,这仅仅只是个开始,接下来还有更关键的步骤。
他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,把蜂箱安放好,然后耐心等待一段时间。
只有等蜜蜂在蜂箱里筑了新巢,他才能打开蜂箱的挡板,让蜜蜂们愉快地飞出去采蜜。
然而,收了蜜蜂还不算完,接下来才是令人紧张又兴奋的环节。
小说《重生1968:开透视上山打猎,我枪法如神》试读结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