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优读书
一个好看的小说推荐网站

寒门?有我在就是天祁同伟,寒门?有我在就是天在线无弹窗阅读

小说《寒门?有我在就是天》的主角是祁同伟,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。作者“燎原局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。如果你喜欢男频衍生小说,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。目前本书已经连载,最新章节第10章等你来读!主要讲述了:高育良将话题转回正轨,用一种更加亲近的语气问道:“好了,言归正传。看你这几天似乎都在图书馆里。”“怎么样,那篇关于权力与制衡的论文,有思路了吗?”祁同伟这才放下茶杯,从文件袋中取出了初稿,双手递了过去…

寒门?有我在就是天祁同伟,寒门?有我在就是天在线无弹窗阅读

《寒门?有我在就是天》精彩章节试读

高育良将话题转回正轨,用一种更加亲近的语气问道:

“好了,言归正传。看你这几天似乎都在图书馆里。”

“怎么样,那篇关于权力与制衡的论文,有思路了吗?”

祁同伟这才放下茶杯,从文件袋中取出了初稿,双手递了过去。

“高老师,我这几天刚好有些想法,就趁热打铁,写了一个初稿出来。”

“里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,想请您批评指正。”

“这么快?”

高育良摘下眼镜,揉了揉眉心。

“我以为,你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来构思框架。”

高育良接过初稿,心中其实并未太过在意。

在他看来,即便是像祁同伟这样优秀的学生,短短几天内写出的东西,也大概只是一些观点的罗列和文献的综述,能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就已实属难得。

他拿着稿纸,目光随意地扫向标题

《论权力制衡的内在逻辑与多元化监督体系的构建》

“嗯,题目倒是不小。”

高育良心中想着,但并未表现出来。

他戴上眼镜,开始从第一页看起。

办公室里一时间安静下来,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。

祁同伟默默的坐在一旁,没有出声打扰。

他自信自己的论文有着足够的分量。

渐渐的,看到高老师越来越丰富的表情,祁同伟就知道这把稳了!

起初,高育良的神情是平静而审视的。

但当他看到引言部分,祁同伟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权力监督研究中“重事后、轻事前”的普遍弊病时,他的眉头微微挑了一下。

接着,当他看到第一部分,祁同伟系统的论述“制衡优于监督”,并提出“权力的自我约束是根本”这一核心观点时,他翻动纸页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。

他的眼神,从最初的随意,变得专注而凝重。

当论文进入到第二部分,祁同伟开始剖析传统监督模式的困境,并提出构建“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”的多元化监督网络时,高育良的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!

他甚至拿起笔,在稿纸的空白处,下意识的划了几个圈,写下了几个关键词。

他被祁同伟那清晰的逻辑和大胆的构想吸引住了。

这些观点,有些他自己也曾模糊地思考过,但从未像祁同伟这样,系统性的将其理论化、体系化!

而当高育良翻到第三部分——《监督手段的现代化——对未来监督模式的若干前瞻性构想》时,他彻底的陷入了思考当中!

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,技术是最高效的监视器”

“构建统一透明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”

“打破信息孤岛,让权力在玻璃房中运行”

这些充满前瞻性甚至带有些许科幻色彩的词句,如同一道道惊雷,在他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!

这……这是一个学生能写出来的东西?

这种对未来治理模式的洞察和预判,简直匪夷所思!

高育良抬起头,死死地盯着祁同伟,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激动:

“同伟!这……这真是你一个人写的?”

他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这篇论文无论是深度,广度和前瞻性,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研究生的水平。

不,甚至可以说,即使是在政法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也很难写出这样一篇文章。

如果说这篇论文第一、第二部分展现的是一个顶尖的法学天才。

那么第三部分,祁同伟可以说是洞悉了未来!

面对高育良的质问,祁同伟心中早已有了准备。

他脸上露出一个略带腼腆和诚恳的笑容,说道:

“高老师,这确实是我自己写的。”

“不过,很多想法,都是在读了您的著作,听了您的课之后,受到的启发。”

“特别是您在课堂上提到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,让我大胆地去思考了一些未来的可能性。”

“咱们国家现在不是提倡自动化办公么,所以我就想着能否将计算机技术与权力监督相结合。”

高育良听到这番话,脸色才缓和下来。

但内心的震撼却丝毫未减。他重新拿起那份稿纸。

他知道,这篇论文意味着什么。

这篇论文只要稍加修改和润色,然后以他们师生二人的名义发表出去,足以在全国政法学界引起一场真正的地震!

“好……好!好一个祁同伟!” 高育良明显是十分激动。

“同伟啊,你这篇论文,写得石破天惊!石破天惊啊!”

“这篇论文,要好好改!仔细改!每一个字,每一个用词都不能出错!”

高育良停下脚步,对祁同伟说道:

“从今天起,你每天下午都来我这里,这篇论文我们要逐字逐句的去打磨!”

“我们要让它成为一篇无法辩驳的扛鼎之作!”

“是!谢谢高老师!” 祁同伟恭敬的应道。

“这一切都仰仗高老师您的悉心指导。”

接下来的一高育良满意的点了点头,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。

他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,从一个抽屉里拿出一个已经写好的信封,递给了祁同伟。

“哦,对了,这是我写给刘秉德教授的推荐信。”

“你上次说对经济学感兴趣,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。”

“刘秉德教授是我们学校经济学院的元老,理论知识深厚。”

“你可以拿着这封信去找他,看在我的面子上,他是不会拒绝你的。

说着,高育良点了支烟,抽了两口才继续说道:

“同伟,你要记住,做学问也好,走仕途也罢,光有才华是不够的。”

“老师希望在你羽翼未丰之前,要懂得隐藏自己,不要过早的暴露自己的才华。”

“要知道,木秀于林风必摧之。”

高育良语重心长的对祁同伟叮嘱着。

“在这篇论文还没有发表前,老师希望你可以低调行事,努力的提升自己。”

听着高育良的嘱咐,祁同伟此时也是感动万分。

“高老师!我明白,学生远都会永远铭记您的教导!”

祁同伟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。

“好了好了,” 高育良欣慰的笑着。

“去吧,不要辜负我的期望。”

“是!”

祁同伟拿着推荐信,退出了办公室。

接下来的这一周,祁同伟每天都忙碌而充实着。

白天,他依旧是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图书馆里学习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。

下午会准时出现在高育良的办公室。

两人关起门来,就《论权力制衡的内在逻辑与多元化监督体系的构建》这篇论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推敲和修改。

高育良不愧是政法学界的大家。

他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对政策尺度的精准把握,对论文的行文、结构和一些表述进行了精心的润色。

使其在保持观点锐利的同时,显得更加严谨和稳妥。

在这个过程中,祁同伟表现得谦逊而好学,对高育良的修改意见全盘接受。

时不时还能提出一些更精妙的补充,让高育良越发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才美玉。

师生二人,一个倾囊相授,一个用心领悟,异常融洽。

办公室里,时常传出高育良畅快的笑声。

而在此之外,只要一有空闲,祁同伟就会去经济学院旁听刘秉德教授的讲课。

刘教授已经五十多岁了,讲课风格严谨而枯燥,不过理论功底极为扎实。

他所讲授的《发展经济学》一课上会引用大量的模型和数据,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路径。

祁同伟每次听课都受益良多。

他并不想现在就去和刘教授接触,想要先了解这位教授的学术风格。

在旁听的过程中,祁同伟发现,刘教授虽然理论知识渊博,但他的观点相对保守。

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认识不足,也缺乏一些对未来趋势的大胆预测。

“典型的学院派学者。”

这是祁同伟对刘教授的评价。

“理论扎实,但视野和格局具有局限性。”

但这并不妨碍祁同伟从课堂上汲取养分。

小说《寒门?有我在就是天》试读结束!

微信阅读

相关推荐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