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烈推荐一本武侠小说——《江湖纪元龙图劫》!由知名作家“速度不快”创作,以凌云为主角,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。本书情节紧凑、人物形象鲜明,深受读者们的喜爱。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1章,108359字,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!主要讲述了:云台山的蝉鸣最盛时,苏婉儿带着苏州的绣娘们来了。她们的马车停在茶馆门前,车帘掀开时,露出满车色彩斑斓的丝线,像把打翻的颜料铺在了青石板路上。“凌大哥,猜猜我带了什么?”苏婉儿穿着件藕荷色的罗裙,手里捧…
《江湖纪元龙图劫》精彩章节试读
云台山的蝉鸣最盛时,苏婉儿带着苏州的绣娘们来了。她们的马车停在茶馆门前,车帘掀开时,露出满车色彩斑斓的丝线,像把打翻的颜料铺在了青石板路上。
“凌大哥,猜猜我带了什么?”苏婉儿穿着件藕荷色的罗裙,手里捧着个锦盒,眉眼间比三年前多了几分温婉,却依旧带着当年在龙门关时的爽朗。她如今已是江南有名的“织锦先生”,教着百十来个女子织锦,织出的“太平图”还被选进了皇宫。
凌云刚接过锦盒,就被里面的东西惊住了——竟是幅用五色丝线织成的云台山全景图,从桃花林到暗河入口,连茶馆门前那棵老槐树的枝丫都织得清清楚楚,最妙的是图角的落款,绣着行小字:“守心即守道”。
“这是三十七个绣娘赶了三个月的活,”苏婉儿指着图上的巡检司衙门,“你看,这里特意留了块空白,说是要等你把新修的渡槽加上去。”
正说着,沈文从学堂匆匆跑来,手里挥舞着卷书:“婉儿,你可算来了!《太平策》的雕版刻好了,凌兄说要等你来了才开卷。”
书册的封面上刻着幅群像,正是当年在桃花林里庆功的众人——凌云握着铁刀站在中间,苏婉儿捧着锦盒,秦霜提着流星锤,殷千柔站在断壁边,石敢当扛着丐帮的旗子,连黑风寨的匪首都被画了进去,正笨拙地扶着水渠的闸门。
“沈兄把咱们都画成神仙了。”凌云翻开书页,见扉页上题着行字:“江湖非远,心安即家”,笔锋温润,正是苏尚书的字迹。
傍晚的庆功宴设在新修的渡槽下,渡槽的水流哗啦啦地淌着,映着满天晚霞。张老汉的桃花酒换了新酿的梅子酒,黑风寨的匪首如今成了水利队的队长,正给北境来的老兵们演示新做的水车,沈玥带着孩子们在渡槽边放花灯,灯影在水里摇摇晃晃,像串流动的星星。
“凌大哥,苏小姐,你们看!”石敢当举着盏莲花灯跑来,灯座上刻着个“守”字,“这是孩子们自己刻的,说是要送给你们。”
凌云接过莲花灯,刚要道谢,就见远处的山道上走来队车马,为首的马车上插着面狼牙旗——竟是蛮族的使者!使者翻身下马,捧着个牛角酒壶,用生硬的汉话道:“苏参将说,云台山的水渠修得好,特来请凌先生去草原看看,教教我们引水的法子。”
酒壶里的马奶酒泛着白泡,壶身上刻着的狼牙图案,与当年苏策信里画的一模一样。凌云望着使者身后的蛮族少年,他们眼里闪烁着对水源的渴望,像极了当年在龙门关看到的北境百姓。
“开春后我一定去,”凌云接过酒壶,“但得先把云台山的渡槽修完,还得让沈先生把《河防新论》译成蛮族文字。”
使者刚走,秦霜就带着队丐帮弟子来了,她如今已是丐帮的副帮主,腰间的令牌换成了纯金的,却依旧爱穿当年那身红衣。“给你带了个好东西,”她从马鞍旁解下个布包,里面竟是柄用玄铁打造的短刀,刀柄上缠着水绿色的丝绦,“苏参将托北境的铁匠打的,说是比你那把铁刀顺手。”
凌云握住刀柄,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在武当山柴房里用的那把砍柴刀,刀身虽钝,却陪着他走过了龙门关的烽火。如今这把玄铁刀沉甸甸的,握在手里竟有种踏实的暖意,像握着这许多年的岁月。
夜深时,众人渐渐散去。凌云和苏婉儿坐在老槐树下,看着渡槽的水流映着月光,像条银色的带子。“当年在苏州,你说太平在心里,”凌云望着远处的学堂,“我如今才明白,心里的太平,是看着孩子们读书,看着水渠淌水,看着故人平安。”
苏婉儿笑着给他斟了杯梅子酒:“我爹说,他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建功立业,老了才明白,能看着百姓织锦、读书、种庄稼,比当多大的官都强。”她指着天上的月亮,“你看这月亮,照过龙门关的烽火,照过暗河的漩涡,如今照着云台山的渡槽,其实它一直都没变,变的是咱们心里的风景。”
第二日清晨,凌云正在渡槽边指导工匠们安装闸门,突然听到学堂传来朗朗的读书声,孩子们在念沈文新写的课文:“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……”声音顺着渡槽的水流飘过来,竟与暗河的水声融成了一片。
他抬头望去,只见朝阳正从云台山巅升起,金光洒在桃花林上,给每片花瓣都镀上了金边,暗河的水汽在阳光下凝成彩虹,架在巡检司衙门的上空,像座七彩的桥。
“凌先生,该开闸了!”黑风寨的匪首如今叫王老实,正捧着闸门的钥匙等他。
凌云接过钥匙,插进锁孔的瞬间,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在龙门关烽火台上看到的日出,那时他握着半卷龙图,心里只有惶恐和迷茫。而如今,握着钥匙的手稳稳当当,心里像这渡槽的水流一样,清澈而坚定。
“开闸!”
随着他一声令下,渡槽的闸门缓缓升起,水流奔涌而出,沿着新修的水渠流向山后的梯田,地里的稻穗被水滋润着,弯下了沉甸甸的腰。田埂上的农夫们欢呼起来,声音在山谷里回荡,惊起一群白鹭,绕着渡槽飞了三圈,才往江南的方向飞去。
“凌大哥,”石敢当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,手里捧着件蓑衣,“秦霜说岭南的水渠修好了,让你有空去看看,殷女侠还在那里教孩子们读书呢。”
凌云接过蓑衣,上面还留着当年在暗河摸爬滚打的痕迹。他望着白鹭远去的方向,又看了看身边的苏婉儿、沈文、沈玥、王老实……突然明白,所谓江湖,从来不是孤身一人的漂泊,而是与一群人一起,守着一方水土,护着万家灯火。
午后的茶馆里,说书先生又来讲书了,今日说的是“云台山的太平策”,说有个叫凌云的巡检使,不用刀不用剑,只用一条水渠、一座学堂,就收服了匪帮,安定了一方百姓。
“那后来呢?”有新来的茶客追问。
说书先生捋着胡子,指着窗外正在渡槽边忙碌的身影:“后来啊,他就成了云台山的一部分,像那老槐树,像那暗河水,守着这里的春花秋月,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,把‘守土护民’四个字,一代一代传了下去。”
茶客们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只见凌云正帮着王老实调整水车的转轮,苏婉儿在一旁给绣娘们比划着新的花样,沈文和沈玥在学堂门口挂新写的匾额,石敢当扛着丐帮的旗子,正指挥着弟子们修补山路。
阳光穿过茶馆的窗棂,落在《太平策》的书页上,照亮了那句“江湖归处,即是心安处”。
凌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,抬头往茶馆的方向望了望,正好对上说书先生的目光,两人相视一笑,眼里都映着云台山的晴空。
远处的暗河依旧静静流淌,桃花林的花瓣落在水面上,顺着水流漂向远方,像一封封寄往天下的信,信里写着:
守心者,心自安;守土者,土自宁。
这便是江湖最好的模样,也是岁月最温柔的答案。
小说《江湖纪元龙图劫》试读结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