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小说《抗战:穿越亮剑,打造最强军校》的主角是林风李云龙,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。作者“巾晚打老虎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。如果你喜欢抗战谍战小说,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。目前本书已经连载等你来读!
抗战:穿越亮剑,打造最强军校小说章节免费试读
“杀杀杀!”
百名八路军战士正在训练,脸上满是坚毅,只是手上的武器、身上的衣服暴露了物资多么紧缺。
战士衣服满是补丁,有点明显是刚缝上去的破布,颜色都对不上。
孔捷、政委李文英衣服上也有。
孔捷、李文英带着林风在独立团转转、介绍独立团情况、双方聊得很是尽兴。
林风默默看着训练的战士们,心中满是酸楚,心疼。
全团战士脸色不健康,是菜色,这是长期营养不良的体现。
手里拿的武器要比新一团差许多,枪支有限,仅有的两百多支步枪,也是老套筒居多,许多膛线都磨平了,超过一百米射程,子弹打不着人。
战士手上武器的年纪,比士兵都大。
老套筒射程近、穿透力不足、装备落后,但也绝不是烧火棍,相反近距离威力极大,大到让鬼子胆颤心寒。
它使用7.92毫米子弹足够威猛,由于穿透力不足,子弹会在鬼子体中乱窜,形同爆炸效果。
由于射程问题、子弹短缺,只好将敌人放进再打。
距离太近,子弹又少,平均每个战士也就三颗子弹。
百米,打三枪,上去冲锋肉搏,因此得名三枪八路。
即便是武器不行、子弹少、战士缺少训练、营养不良,但依靠钢铁般的意志、严明的纪律,先辈依旧打赢了!
两人很热情的建议道:
“林校长,要不点饭再选吧?”
“这次就不了,改日,改日一定!”
李风拒绝了宴请,来到新兵中进行挑选。
面前站着两百多位新兵,数量多、发现好苗子的概率更高。
他一一看过,将好苗子挑选走,也没啥规律,点谁,谁出列就行。
孔捷、李文英对视一眼,心中有些疑惑。
没见过这么挑人的。
在他们看来,挑选到军校接受系统性训练,自然要挑选孔武有力、身材高大的好苗子吧?
不好多说什么,政委李文英甚至热情的说:“要不再多挑几个?”
“多谢李政委,旅长让选10个,那就选十个吧,人在精,不在多。”
此话一出,面前新兵有些不服气,但也没有多说,反倒是身后被选中的新兵心里暗爽。
“咱是精英!”
林风选完人,还没等说话,孔捷和李文英从远处带着战士们走来客气道:
“林校长,饭你不吃可以,好意可不能拒绝,你这刚组建军校,为我军培养人才,人吃马嚼的,这些物资你带走吧。”
“这,那就多谢两位了。”
林风看着两台平板车,上面放着几袋小米、高粱,还有五杆老套筒、子弹几十枚、五颗手榴弹。
临走前,孔捷还牵过来一匹战马笑着说道:“李校长,咱独立团在这封锁区,物资匮乏,也没啥能拿的出手的,这匹马送你了,那就话怎么说来的?”
李文英是政委,文化素养比较高:“宝马赠英雄!”
“对对对!”
林风真的被感动到了,想起接下来的云岭反扫荡,政委李文英就是在这场战斗受了重伤发炎,最后死在了独立团。
独立团伤亡过半,孔捷负伤、政委牺牲,也许正因为这样,所以老孔带着独立团驻守杨村才会被袭击,打的这么惨烈吧。
扫荡的鬼子联队,正是坂田联队。
林风现在也不好说什么,也无法提醒,不然就太刻意,也没人会信。
他告别两人,十五名战士推着一台平板车、很快就与留守的五名战士汇合。
林风决定,先将战士、物资送回榨油坊、让大家先收拾收拾,然后再去771团、772团。
四个团离得都不算太远。
现在他还有马,驴车、速度还能再快不少。
路上。
林风和上午一样,询问战士们家里情况、聊天,给他们讲一些话本,连同大龙在内,二十名年纪不大的战士听得入神。
故事讲到最精彩处,榨油坊到了。
林风承诺,等晚上回来,再给他们讲,但在此之前,需要先把家收拾收拾。
这个榨油坊原主应该也是村里大户,鬼子来了,整个村庄跑的跑、死的死,这个榨油坊也荒废下来。
四间大土房、院内能容纳百人不成问题。
他这次满打满算也就招募40名学员、简单训练在此没啥问题:
“二牛、二牛。”
李二牛走了过来:“首、长!”
林风见他有些放不开,笑着拍拍其肩膀说:
“别紧张,叫林教官就行,你的任务给大家做饭、听说你还做过木匠、瓦匠?”
“做过两年。”
“行,你们都跟我过来,我画,二牛你看看能不能打造出来,缺的工具,我让大龙去旅部借。”
林风将所有战士都带了过来,这里面很多都是农民、或多或少都会点木匠、泥瓦活。
众人来到一旁土地上,林风找来树枝,在地上画着。
“这叫单杠、这叫双杠,杆子要圆柱形、光滑不磨手、还有这个木网、梅花桩、梯子,中间要用绳子绑上圆圈绳,结实一点。”
“慢慢来,别急,不是要今天全打造出来,我先讲,还有便是小鬼子炮楼看见过没,用稻草、黄泥修建个小型的。”
“大龙,沙袋知道吧?
你带人做几个、按照这个距离打造小土墙、稻草人靶、还有便是木制枪、木质刀,这是你们训练工具….”
林风将心中构想讲了出来,讲的过程决定采取分组,三人一组,每组分配不同任务。
二牛担任总建筑师。
他讲完后,让众人去准备、打扫房间、收拾院子,又给二牛讲了两遍这些东西用途、想法、让其更好理解、制造。
王大龙则骑着快马来到旅部、借走一系列工具又跑了回来。
旅长正巧出门,看见飞驰离去的人询问:
“是大龙吗?”
“报告旅长,是大龙回来借木匠工具!”
旅长恩了一声,不再去关注。
林风等大龙回来、骑着马、带着驴车、两名背着枪的战士,一行人赶往772团驻地。
不巧。
772程团长不在团里,政委张海热情接待了林风。
林风参观了772团、心里不禁感慨万分,装备要比新一团、新二团好太多了。
轻重机枪、迫击炮、三八大盖、中正步枪都有。
得知林风是来挑选新兵、组建军校自然也没啥意见,尤其得知是抗大、去德国留过学,更加热情,直呼校友。
张海也是抗大出身。
一句老学长、学弟关系瞬间拉近。
10名新兵小意思。
林风挑选了些好苗子后,临走前还给拿了物资、送了十杆三八大盖、三百枚子弹、一把镜面盒子手枪、一箱手榴弹、几双被子、十五军装、若干物资作为礼物。
林风带着满满的收获、新兵赶往771团,表明来意,带着驴车进了驻地。
参观、转团、看训练、聊天。
771团团长徐成见772团出手不小气,自然也不会弱了名声,同样规格还多送了两百枚子弹、一台驴车。
林风谢绝了晚饭,带着战士们、满满的收获离开,路上不禁感慨道:
“不愧为有编制的主力团。”
“出手就是阔气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