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受书迷们喜爱的小说推荐小说,天阙残梦录,由才华横溢的作者“aa时来运转”倾情打造。本书以程无咎洛清漪为主角,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。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5章,148429字,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!主要讲述了:檐角第九枚铜铃的余震还在肋间游走,程无咎已将慕容青璃背至三里外的枯井边。他没放下她,反而用断剑割开自己左腕,血滴入她唇缝——她脉象将断,唯有同源之血能暂续蛊息。血落入口的刹那,她指尖抽搐,掌心“别信他…
《天阙残梦录》精彩章节试读
檐角第九枚铜铃的余震还在肋间游走,程无咎已将慕容青璃背至三里外的枯井边。他没放下她,反而用断剑割开自己左腕,血滴入她唇缝——她脉象将断,唯有同源之血能暂续蛊息。
血落入口的刹那,她指尖抽搐,掌心“别信他”三字彻底消散。
程无咎收剑入腰,铜铃轻响,目光落在自己右掌。那滴悬空落下的血,此刻正缓缓渗入纹路,凝成一个歪斜的“火”字,边缘泛着淡粉痕迹。
他冷笑一声,指尖蘸血,再滴于“火”上。
血珠相融,竟浮出半个残笔——“萧”字起笔的钩挑,与萧景明手帕上绣纹如出一辙。
“好一手借刀传信。”他低声,“白无常引魂,你来栽赃。一个唱鬼,一个扮神,倒让我替你们验了真伪。”
他抬手抹去掌心血痕,断剑出鞘半寸,剑脊血丝躁动如沸。他知道,这血咒能显形,必是用了铸剑山庄秘传的“引亲墨”——以至亲之血调墨,滴血认亲,万无一错。
可母亲早已焚骨成灰,怎会留下活字?
除非……字是真,墨是假。
除非有人取了她遗骨研粉入墨,再伪造笔迹,只为诱他入局。
他闭眼,回想魂灯幻影中那女子滴血入蛊的画面——指尖角度偏左三分,落笔顿挫处多了一丝迟疑。那是临摹者无法察觉的破绽。
“萧景明。”他睁眼,眸光如刃,“你连死人的手都敢牵,就不怕牵出自己的命?”
他将断剑插入井沿石缝,借铜铃震荡压下心口翻涌的蛊毒,随即撕下衣角,裹住慕容青璃双臂,打了个死结。她若醒来,至少不会立刻动手。
然后他起身,循着信使留下的焦土脚印,向城南竹林而去。
竹林深处,七道黑影静立如碑。
为首一人手中托着一只漆盒,盒面刻着“千机”二字,墨迹未干。
程无咎踏进林中第一步,脚下泥土便泛起焦黑,与破庙外脚印如出一辙。他不动声色,腰间第三枚铜铃悄然滑至掌心——此铃最沉,专破音惑,亦能震散体内逆流血丝。
七人同时抬手,摘下面具。
他冷笑:“程家旧仆的刀疤,倒是刻得整齐。”
七人颈侧,皆有一道弯月形烙印,深褐如焦木,正是程家仆役七岁入庄时所烙。当年三百二十七名仆役,活到今日的不足三十。
“你们主子呢?”他问,“萧公子不敢亲自来送信,反倒让死人替他跑腿?”
七人不答,齐步上前,手中兵刃未出,杀气却已锁喉。
程无咎退半步,断剑横扫,剑锋贴地而行,划出一道弧线。
七人面具应声裂开,碎片落地,露出七张苍老面孔。有人嘴角抽动,似想说话,却被身后之人猛然掐住咽喉。
他盯着那掐人者的手——虎口有茧,腕内侧一道细疤,是少年时被锻剑炉铁水溅伤的痕迹。
“老锻工赵三。”他轻笑,“二十年前你替我父亲淬剑,如今却替萧景明杀人?”
赵三喉头滚动,终是咬舌自尽,血喷三尺。
其余六人亦纷纷倒地,唯最后一人倒下前,嘴唇微颤,吐出半句:“初七……古宅……见沈。”
程无咎蹲下,以剑尖挑开此人靴底——焦土中嵌着半片灰烬,叶脉清晰,是枫叶。
他瞳孔微缩。
枫叶焚尽不化,唯经公孙离特制药水浸泡后,才会留下这种琉璃状残渣。他曾见那人焚烧带“程”字的布帛,灰烬正是如此。
他收剑,将七具尸体并排置于林中空地,面具朝天,刀疤尽露。
然后取出那封密信,摊于地面。
信纸泛黄,暗语如谜,唯有末页附笺写着“火儿安好”四字,墨色温润,确有母亲笔意。
他以断剑血丝轻触墨迹。
血丝骤然缩回,发出低鸣——这是遇毒警示。
真迹部分,墨中含骨灰颗粒,与母亲焚骨成分一致;而“火儿”二字的起笔,墨色略深,混有焦土微粒,正是公孙离焚信残留。
“拼接之术。”他冷笑,“取我母遗墨为引,伪造亲笔,再用焦土掩去破绽。萧景明,你当我是瞎子?”
他将信纸平铺,七具尸体头颅朝外,刀疤位置一一对应。
忽然发现,七人站位竟暗合铸剑山庄地下密道七门方位——东炉、西淬、南风、北井、中堂、后寝、地火。
而这封信,正是指向这七门的钥匙图。
“不是联络魔教。”他低语,“是诱我重走旧路。萧景明要的,不是密信送达,而是我踏入那座废庄。”
他收信入怀,取出七人面具,以雨露润湿内衬,铺于石上。
水痕渐显,勾勒出一幅残图——城郊古宅,屋檐飞角刻着“沈”字,院中一井,井口锈链垂下。
“沈万愁的别院。”他冷笑,“初七子时,货交‘影’……好一招借网捕网。”
他将密信残页折成纸鸢,以铜铃震音激荡空气,操控其缓缓升空。
纸鸢飞至林梢,他以断剑血丝划破指尖,血滴于鸢尾。
血珠燃起蓝火,火光中显出隐形字迹:“初七子时,城郊古宅,货交‘影’。误期,则焚‘心灯’。”
他收手,纸鸢坠地成灰。
“你设局,我改局。”他低语,“‘影’不来,我来。‘货’不交,我收。”
他转身欲走,忽觉断剑血丝微微震颤。
低头看去,剑脊血痕正缓缓移动,竟在剑身拼出一个“火”字,与掌心血痕如出一辙。
他冷笑,以剑尖挑起一片枫叶灰烬,按入血字中央。
灰烬入血,字形未散,反而愈发清晰。
他盯着那字,忽然道:“你要我信谁?信死人写的字,还是活人走的路?”
话音未落,腰间铜铃第九枚,毫无征兆地轻响一下。
他脚步一顿。
铃声不对——不是风动,也不是他动作所致。
是有人,在远处,拨动了同一频率的铃。
他缓缓回头,竹林静立,七具尸体面朝天空,赵三的尸体右手指向井口方向,指尖沾着一滴未干的血。
那血,正缓缓凝成一个字:
“来”。
小说《天阙残梦录》试读结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