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最近非常热门的一本青春甜宠小说,沈教授,我算什么?,已经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。小说的主角林溪沈清远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,让读者们深深着迷。作者釉里歌以其细腻的笔触,将故事描绘得生动有趣,让人欲罢不能。
沈教授,我算什么?小说章节免费试读
那件月白的旗袍尚未换下,思绪就被舍友拉回来现实。
“林溪,王教授布置的作业,你的设想是?”舍友问。
新闻系一门核心课要求完成一个重磅人物专访,选题自定,成绩占比极大。林溪几经筛选,把目标锁定了“星途科技”——一家由海归精英创立、短短几年就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风浪的明星公司。其年轻的女CEO苏宁,行事低调神秘,极少接受媒体专访,尤其是学生媒体。难度系数,五颗星。
林溪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,精心打磨了采访提纲和自荐信,满怀希望地发了出去。然后,就是石沉大海。一周,毫无音讯。追加邮件,依然沉默。鼓起勇气打电话到公司前台,得到的永远是程式化的回复:“苏总行程非常繁忙,暂时无法安排,请关注公司官网动态。”
挫败感像冰冷的潮水,一浪接一浪地拍打上来。连续几天的熬夜准备仿佛成了笑话。室友看她愁眉苦脸,劝她换个目标:“算了吧溪溪,那种级别的大佬,怎么可能理我们这种小虾米?别浪费时间了。”
就在林溪几乎要放弃,准备另起炉灶时,她的邮箱提示音突兀地响了。发件人是一个陌生的企业邮箱后缀,主题简洁明了:“星途科技-苏宁女士专访邀约确认”。
林溪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,手指有些颤抖地点开邮件。正文是标准的商务措辞,确认了时间、地点、时长,并附上了详细的对接人信息。落款是苏宁的助理。巨大的惊喜砸得她有点懵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她反复确认了好几遍邮箱地址和内容,才确信这不是幻觉。
怎么回事?柳暗花明?
她激动地抓起手机,想跟室友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,指尖却鬼使神差地滑过了通讯录里那个最近通话记录极少的名字——沈清远。一个模糊的、大胆的念头毫无征兆地跳了出来。不会……是他?
这个念头一旦滋生,就像藤蔓一样迅速缠绕上来。她想起那天晚上他提起苏宁时,那复杂难辨的语气。她想起他金融系教授的身份,以及星途科技背后那些错综复杂的资本脉络……她犹豫了又犹豫,最终还是拨通了沈清远的电话。电话接通得很快。
“沈教授,”林溪的声音因为激动和一丝忐忑而微微发紧,“我……我收到星途科技的采访确认了!是您……帮忙的吗?” 她问得小心翼翼,屏住了呼吸。
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。沈清远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,依旧是那种波澜不惊的调子,听不出什么特别的情绪:“星途科技?哦,他们CEO苏宁,是我一位朋友投资过的项目。昨天碰巧聊起,提到你所在的新闻系在做人物专访实践,可能需要一些有分量的采访对象。我只是提供了一个信息渠道。最终能否约成,取决于你自己材料的说服力。”
轻描淡写,仿佛只是随手转发了一条无关紧要的消息。但林溪握着手机,指尖却微微发烫。他不仅知道她需要什么,甚至在她最需要援手的时候,以一种极其体面、不伤及她自尊的方式,悄然为她推开了一扇门。没有居功,没有施舍的姿态,只有恰到好处的“碰巧”。
“谢谢您,沈教授!” 林溪的声音真诚了许多,那份因初遇不愉快而产生的芥蒂,在此刻被一种复杂的、带着暖意的情绪冲刷得消失殆尽。
“嗯,”沈清远应了一声,随即补充道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、属于师长的严谨,“采访提纲我看了,切入点不错。但第三个问题,关于他们核心算法的伦理争议,措辞可以再委婉些,更注重探讨而非质疑。另外,苏宁本人对时间极其敏感,采访务必准时。”
林溪心头一震。他连她的采访提纲都看过了?还给出了具体建议?这绝不仅仅是“提供一个信息渠道”那么简单。一股暖流混着感激和莫名的悸动,悄悄涌上心尖。
“好的!我马上修改!谢谢沈教授提醒!” 她忙不迭地应下。
挂了电话,林溪看着手机屏幕上“沈清远”三个字,久久没有移开视线。窗外的阳光正好,透过玻璃窗洒在书桌上,暖洋洋的。她第一次觉得,这三个字,好像也没那么冰冷疏离了。
采访异常顺利。苏宁本人比想象中更加敏锐犀利,但林溪准备充分,加上沈清远那关键的点拨,整个访谈节奏流畅,问题直击核心又保持了足够的尊重。稿子交上去,毫无意外地拿到了导师的高度评价,甚至被推荐到校刊发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