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优读书
一个好看的小说推荐网站

第2章

周晓琳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时间显示:23:47。办公室早已空无一人,只有她的工位还亮着灯。她揉了揉酸胀的眼睛,突然想起什么,慌忙抓起手机——七个未接来电,全部来自齐伟。

“糟了…”她赶紧回拨视频电话,响了很久才被接通。屏幕上出现齐伟疲惫的脸,背景是他们经常视频的周家书房。

“对不起,我忘了时间,张编辑临时让我改稿子…”周晓琳的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响亮。

齐伟揉了揉眉心,”现在几点了?”

“快十二点。”周晓琳压低声音,”你那边…应该快一点了吧?”

“嗯。”齐伟简短地回应,眼睛下方的黑眼圈在屏幕光下格外明显。

这是周晓琳来北京的第十二天,也是他们第三次错过约定的视频时间。北京分社的工作强度远超预期,而齐伟在杭州筹备个人摄影展,同样忙得脚不沾地。

“今天进展怎么样?”周晓琳试图转移话题。

“还行。”齐伟的声音有些哑,”展厅布置好了,明天最后调试灯光。”他顿了顿,”你呢?”

“张明又否了我的选题。”周晓琳不自觉地咬住下唇,”说’城市记忆’太抽象,不够商业化。”

齐伟皱眉,”他不是你的下属吗?为什么能否决你的选题?”

“名义上是下属,实际上…”周晓琳叹了口气,”他在《生活家》干了十年,本来有望升副主编的。”

“所以故意刁难你?”

周晓琳没有回答。张明的刁难几乎不加掩饰——会议上打断她发言,邮件”忘记”抄送她,甚至公然质疑她的专业能力。但向齐伟抱怨这些,只会让他担心。

“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。”她勉强笑笑,”对了,摄影展的邀请函发完了吗?”

“晓琳,”齐伟突然严肃起来,”如果那边不顺心,你可以…”

“我没事。”周晓琳打断他,”刚来都需要适应期。”

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。以前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,现在却像两个疲惫的旅人,隔着屏幕相望,却找不到交流的力气。

“很晚了,你该休息了。”最终齐伟说,”明天再聊?”

“好。”周晓琳点头,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失落。

挂断视频,她继续修改那份被张明打回来的选题报告。窗外,北京的夜色深沉,霓虹灯在雾霾中晕染成模糊的光团。这个城市庞大而陌生,没有西湖的波光,没有幸福里的烟火气,也没有…齐伟的温度。

回到租住的小公寓已经快两点。周晓琳草草洗漱,倒在床上。手机亮起,是齐伟发来的消息:”睡了没?摄影展的海报最终版,给你看看。”

海报设计简洁大气——”齐伟摄影展:平凡之光”,下方是展览时间和地点,背景是那张著名的周家排队接水照片。

周晓琳的指尖轻轻抚过屏幕上熟悉的画面。那是他们故事的开始,而现在,他们之间隔着五个半小时的高铁路程。

“很棒!”她回复,”一定会成功的。晚安。”

发完消息,她关掉灯,在陌生的黑暗中蜷缩成一团。枕头上有股淡淡的霉味,不是家里的阳光味道,也不是齐伟身上那种松木香。

第二天早晨,周晓琳被刺耳的闹铃惊醒。她摸索着关掉手机,发现齐伟凌晨四点发来的消息:”睡不着,起来整理照片。想你。”

简单的三个字让她的心脏揪了一下。她立刻回复:”我也想你。今天加油!”然后匆忙洗漱,冲向地铁站。

北京早高峰的地铁像沙丁鱼罐头。周晓琳被挤在门边,鼻尖几乎贴到玻璃。手机震动起来,她艰难地掏出来一看,是林妍的消息:”今天下午三点,总部视频会议,你汇报’城市记忆’企划。”

周晓琳的胃部一阵紧缩。这个企划被张明批得一文不值,现在却要直接向林妍汇报?她立刻给齐伟发消息:”今天要向林妍汇报,紧张死了。”

齐伟没有立刻回复,可能在忙展览最后的准备。周晓琳把手机塞回口袋,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。

办公室里,张明正在和几个编辑说笑,看到她进来,笑声戛然而止。

“周副主编,”张明推了推眼镜,”‘城市记忆’的资料我放你桌上了。恕我直言,这个选题真的不够商业化。”

周晓琳强忍怒气,”谢谢意见,但我会坚持自己的方向。”

“随你便。”张明耸耸肩,”不过提醒你,总部看的是销量数据,不是文艺情怀。”

整个上午,周晓琳都在修改汇报方案。齐伟依然没有回复消息,她忍不住又发了一条:”在忙吗?”

中午,小雨偷偷溜进她的办公室,”晓琳姐,小心张明。他刚给总部的人打电话,说什么’空降领导不懂市场’…”

周晓琳苦笑,”谢谢提醒。”

“对了,”小雨压低声音,”你男朋友的摄影展是不是今天开幕?我杭州的朋友说朋友圈都被刷屏了!”

周晓琳一愣,赶紧打开手机。果然,齐伟的摄影展已经成了杭州本地的热点话题,朋友圈里到处是展览现场的打卡照。她点开齐伟的聊天窗口,依然没有回复。最后一条消息还是她发出去的”在忙吗?”。

下午的视频会议前,周晓琳的胃痛得更厉害了。她吞了片止痛药,整理好衣领,走进会议室。屏幕上,林妍和总部的几位高管已经在线。

“开始吧。”林妍一如既往地干脆。

周晓琳深吸一口气,开始讲解”城市记忆”企划——通过普通人的口述和物件,记录城市变迁中的温情与坚守。讲到一半,会议室门被推开,张明端着咖啡走了进来。

“抱歉打断,”他假惺惺地说,”刚好听到这部分,我想补充一点市场数据。”不等周晓琳回应,他就自顾自地讲起最近几期销量下滑的情况,暗示她的选题”过于文艺”。

屏幕那端,林妍的眉头越皱越紧。周晓琳的手心沁出汗水,准备好的台词全乱了。

“周晓琳,”林妍突然开口,”你最初是怎么想到这个选题的?”

这个问题救了周晓琳。她放下稿子,讲起齐伟的摄影,讲起幸福里的故事,讲起那些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瞬间。她越说越流畅,甚至忘了张明的存在。

“有意思。”林妍点点头,”给你两周时间,做出一个样本给我看。”

会议结束后,张明脸色阴沉地离开了。小雨冲进来,激动地抱住周晓琳,”太棒了!林主编明显喜欢你的想法!”

周晓琳勉强笑笑,心里却空落落的。她拿出手机,齐伟依然没有回复。朋友圈里,摄影展的照片越来越多,甚至有几家媒体报道。其中一张照片里,齐伟正在接受采访,身边站着一位优雅的女性,两人相谈甚欢。

晚上九点,周晓琳终于忍不住拨通了齐伟的电话。响了很久,他才接起来,背景音嘈杂,似乎还在展览现场。

“晓琳?”他的声音有些远,”抱歉,今天太忙了,手机没电了…”

“展览怎么样?”周晓琳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。

“超出预期!”齐伟的兴奋透过话筒传来,”来了好多媒体,莫里斯还专门发视频祝贺…哦对了,《都市报》想做一个系列报道…”

周晓琳听着他滔滔不绝地讲述今天的成功,胸口既为他高兴,又涌上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涩。他的人生高光时刻,她不在现场。

“那张照片里和你说话的是谁?”她最终还是问了出来。

“哪张?”齐伟似乎真的困惑。

“朋友圈里,你接受采访的那张,有个穿红裙子的女人…”

“哦,那是《艺术评论》的记者。”齐伟的语气轻松,”她问了几个挺专业的问题…”

周晓琳知道自己不该吃醋,但疲惫和孤独放大了所有不安,”我给你发了好几条消息。”
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”对不起,今天真的太忙了。你那边怎么样?”

“向林妍汇报了,还算顺利。”周晓琳简短地说,突然不想分享自己的挣扎了。

“太好了!我就知道你能行!”齐伟的声音充满真诚,却让周晓琳更加难过。他居然没听出她语气中的勉强。

挂断电话,周晓琳站在出租屋的窗前,望着外面陌生的夜景。北京的高楼大厦灯火通明,却没有一盏灯是为她而亮。

手机突然响起,是家庭群组的视频邀请。周晓琳接通后,周家四口的脸挤在屏幕里——李桂芳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,周大海一如既往地严肃,周晓阳做着鬼脸。

“晓琳!”李桂芳大声说,”你看我们今天吃什么!”她把镜头转向餐桌,上面摆满了周晓琳最爱吃的菜——油焖笋、西湖醋鱼、宋嫂鱼羹…

“妈…”周晓琳的喉咙突然哽住。

“你爸特意去买的笋,说你就爱吃这口。”李桂芳的声音突然柔软下来,”工作累不累?”

周晓琳摇摇头,却说不出话来。

“姐,”周晓阳凑到镜头前,”我今天直播收入破纪录了!给你留了最好的礼物,等你回来拆!”

就连周大海都罕见地开口:”不行就回来。家里不缺你那点工资。”

这句话成了压垮周晓琳的最后一根稻草。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来,她匆忙说了句”明天还有会,先睡了”,就挂断了视频。

蜷缩在狭小的单人床上,周晓琳第一次认真思考:来北京,真的值得吗?

第二天清晨,她顶着红肿的眼睛去上班。刚进办公室,小雨就神秘兮兮地递给她一个信封。

“今早快递来的,说是很重要。”

周晓琳拆开信封,里面是一张摄影展的邀请函和一张高铁票。邀请函背面是齐伟的字迹:”无论多忙,我的高光时刻希望有你见证。周末见?”

周晓琳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。她立刻给齐伟发消息:”收到票了,我一定到。”

这一次,齐伟秒回:”等你。”

简单的两个字,却让周晓琳灰暗的世界突然有了色彩。她擦干眼泪,打开电脑,开始疯狂工作——如果周末要去杭州,她必须提前完成所有任务。

接下来的几天,周晓琳像上了发条一样高效运转。她重新梳理”城市记忆”企划,甚至加班采访了两位北京老胡同的居民。张明的刁难突然变得微不足道,她的眼里只有一个目标:周五晚上那班开往杭州的高铁。

周五下午,当周晓琳拖着行李箱出现在办公室时,小雨惊讶地瞪大眼睛,”你要出差?”

“回家。”周晓琳笑着说,”就两天。”

“哇!见男朋友?”小雨八卦地凑过来,”替我向大摄影师问好!”

周晓琳笑着点头。她没告诉任何人,这次回杭州,她不只是为了看展览,更是要做一个重要决定——关于北京,关于工作,关于她和齐伟的未来。

高铁飞驰向南,窗外的景色从北方的平原渐渐变成江南的水乡。周晓琳靠在窗边,心跳随着距离的缩短而加快。五个半小时后,她就能见到齐伟了,就能回到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幸福里了。

手机震动起来,是齐伟发来的消息:”在出站口等你。顺便告诉你个好消息,《视角》专栏反响很好,他们想扩展到亚洲其他城市。”

周晓琳盯着这条消息,胸口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。齐伟的事业正在起飞,而她的北京之旅却充满挫折。他们的人生轨迹,会因此越来越远吗?

她深吸一口气,回复道:”太棒了!见面详聊。”然后关上手机,望向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。

无论做出什么决定,至少这个周末,他们可以暂时忘记距离,忘记工作,只是单纯地在一起。而这,在当下已经足够珍贵。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