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欢悬疑灵异小说的你,有没有读过这本《诅咒循环薄》?作者“无悔678”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林野形象。本书情节紧凑、人物形象鲜明,深受读者们的喜爱。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,最新章节第11章,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!主要讲述了:一、青瓷盒里的“血亲印记”林家老宅的废墟还在冒烟,消防员在清理现场时,给了林野一个用防火布包着的东西——是母亲的梳妆台抽屉,被烧得变了形,但锁是完好的。林野用撬棍撬开时,金属摩擦声在空旷的巷子里格外刺…
《诅咒循环薄》精彩章节试读
一、青瓷盒里的“血亲印记”
林家老宅的废墟还在冒烟,消防员在清理现场时,给了林野一个用防火布包着的东西——是母亲的梳妆台抽屉,被烧得变了形,但锁是完好的。林野用撬棍撬开时,金属摩擦声在空旷的巷子里格外刺耳。
抽屉里只有一个青瓷小盒,盒盖上画着缠枝莲纹样,边角磕掉了一块。打开的瞬间,一股奇异的香气飘出来,不是香料,是某种干燥的草药混着铁锈的味道。
“是林家的印泥。”周深的声音发颤,他从父亲的笔记本里见过这个盒子的素描,“上面的缠枝莲,是林家工坊的标记。”
印泥是暗红色的,像凝固的血,表面结着层薄霜。林野用指尖蘸了一点,质地比普通印泥更黏,还带着细微的颗粒感。他突然注意到,印泥里嵌着一根极细的头发,黑色,发根带着点浅棕——和他药箱里那绺胎发的颜色一模一样。
“是林默的头发。”林野的心脏猛地一缩,“有人把他的头发混进了印泥里。”
周深突然想起李伟账册里的那句话:“缺了林家的印泥,簿子不完整。”难道所谓的“完整”,不是指印泥本身,而是印泥里必须混入“林家血亲的头发”?
林野从背包里掏出赵坤给的铜印,试着往印泥里蘸了蘸。当铜印接触到印泥的瞬间,青瓷盒突然“嗡”的一声震动起来,印泥表面的薄霜裂开,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纹路,像无数条细小的血管在蠕动。
更诡异的是,他怀里的簿子开始发烫,内页自动翻开,停在写着“林秀”名字的那一页。林秀的死因空白处,慢慢渗出暗红色的液体,和印泥的颜色一模一样,最后凝结成两个字:“活祭”。
“活祭……”周深的声音发哑,“林家工坊的记载里说,最厉害的诅咒道具,需要用‘血亲活祭’来开光。林秀的死,难道和这个有关?”
林野突然想起母亲日记里的一句话:“姑姑当年死得蹊跷,爷爷说她‘被自己做的东西反噬了’。”他一直以为母亲说的“姑姑”是泛指,现在才明白,指的就是林秀——赵建国的第一任妻子,他真正的姑奶奶。
青瓷盒的底部刻着一行极小的字,是用指甲刻的,像林秀的笔迹:“它认头发,更认骨血,别让李伟拿到它。”
二、林秀日记里的“工坊秘闻”
赵坤在爷爷的旧物箱里找到林秀的日记时,外面的雨已经连下了三天。箱子藏在阁楼的地板下,上面堆着几本线装书,书皮上都盖着“林家工坊”的印章。
日记是皮质封面的,比“循环簿”小一圈,上面用金线绣着缠枝莲——和林野的青瓷盒一模一样。赵坤翻开第一页,字迹娟秀,却带着股说不出的冷意:
1975年3月
“建国说要帮我重振林家工坊,可他总问我‘血泥的配方’。那配方是祖上传下来的,要用制作人的血混着七种草药,稍有不慎就会‘引火烧身’。我不敢告诉他。”
1976年7月
“工坊里的老伙计说,上个月收的那本皮质残簿有问题,封面的皮子‘会呼吸’。我打开看了,里面有前人的血字,写着‘循环始,血亲终’。建国说这是好东西,能帮他‘做成大事’。”
1978年5月
“我怀孕了。建国很高兴,说‘这孩子的血,能让簿子更听话’。可我昨晚做了个噩梦,梦见那本簿子长出了嘴,在啃我的手腕……”
日记到这里就断了,最后一页被撕掉了,只留下半页纸的残痕,能看清“李伟”“活祭”“孩子不能留”几个字。
赵坤的心脏像被冰锥刺了一下。林秀怀孕了?那孩子后来去哪了?是生下来了,还是像残痕里写的那样“不能留”?
他突然想起父亲说的一句话:“你爷爷当年和林秀感情很好,她死后,他大病了一场,病好后就像变了个人,对谁都带着防备。”难道这场“大病”,不是因为悲伤,而是因为愧疚?
赵坤在日记的夹页里找到一张老照片:林秀穿着蓝布褂子,站在林家工坊的门口,手里举着个和“循环簿”很像的皮质本子,只是封面没有“循环”二字,只有一朵金线绣的缠枝莲。她的肚子微微隆起,脸上带着种不安的笑。
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,是赵建国的笔迹:“秀儿,别怪我,我也是为了赵家。”
“为了赵家……”赵坤的手指捏紧了照片,“难道林秀的‘活祭’,是爷爷亲手安排的?”
他突然想起林野说的“林秀死于活祭”,如果林秀当时怀着孕,那所谓的“活祭”,会不会不止她一个,还包括她肚子里的孩子?
阁楼的窗户被风吹开,一张纸从线装书里飘出来,落在赵坤脚边。是林家工坊的一张出货单,日期是1978年6月——林秀死前一个月,收货方是“李伟”,商品名是“血泥半成品”,备注栏写着:“需加入孕妇血方能成。”
三、李伟据点里的“印泥仿制品”
林默跟着穿警服的人影找到李伟的据点时,已经是深夜。据点藏在市一院的旧太平间地下室,入口伪装成一个废弃的电梯井,井壁上还留着“1983年维修”的字样。
地下室里弥漫着福尔马林和铁锈的混合气味,靠墙摆着十几个玻璃罐,里面泡着各种动物的骨头,罐口贴着标签:“狗血,辟邪”“蛇骨,引咒”……最里面的罐子里,泡着一绺黑色的头发,标签上写着:“李慧兰,1983年取”。
“他在模仿林家的印泥。”林默的后背沁出冷汗,李伟收集母亲的头发,就是想自制“仿冒印泥”。
地下室的桌子上摆着个和林野一模一样的青瓷盒,里面装着暗红色的膏体,看起来像印泥,却散发着刺鼻的化学气味。旁边放着本笔记,是李伟的字迹:
“老顾说正宗的血泥需要‘制作人的心头血’,林秀的血早就干了,李慧兰的血不够纯……只能用她儿子的。林野,7月15日生日,和林秀死的那天一样,是‘取血’的好日子。”
7月15日,就是明天。
林默突然听见电梯井传来脚步声,赶紧躲到玻璃罐后面。一个穿黑色风衣的人影走了进来,摘下帽子——是李伟,头发白了大半,但眼神里的狠劲一点没变。他手里拿着个黑色公文包,打开后,里面是半块皮质碎片,和林默身上的那块能拼出四分之三的“循环”二字。
“就差最后一块了。”李伟对着碎片自言自语,“等拿到林野的血,混进印泥,再把碎片拼完整,‘它’就能完全听我的了。”
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个注射器,里面装着透明的液体:“张启明那老东西藏着最后一块碎片,以为烧了就没事?他的尸体里藏着呢……明天取完林野的血,就去剖尸。”
林默的心脏猛地一缩。最后一块碎片在张启明的尸体里?李伟要剖尸取碎片?
李伟突然看向林默藏身的方向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:“出来吧,我知道你在这儿。林默,不,应该叫你……林家的小崽子。”
林默握紧了口袋里的皮质碎片,指尖因为用力而发白。他知道,自己躲不掉了。李伟早就发现了他,刚才的话,是故意说给他听的。
电梯井的灯光忽明忽暗,照亮李伟手里的注射器,也照亮了玻璃罐里母亲的头发。林默突然想起母亲藏在李伟旧居的那句话:“别让它认主,它认了主,就会吃掉所有血亲。”
他终于明白,李伟要的不是“控制簿子”,是让簿子“认他为主”——用林家的血和碎片,完成最后的“认主仪式”。
小说《诅咒循环薄》试读结束!